知识管理系统成功的衡量:使用意图而非使用数量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知识管理系统(KMS)对于组织的发展至关重要。然而,如何衡量 KMS 的成功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传统观点认为,系统的使用数量是衡量其成功的重要指标,但这种观点是否适用于所有系统,尤其是 KMS 呢?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一问题,并提供相关的研究证据和分析。
1. 背景:使用衡量指标概述
在信息系统领域,有两个重要的模型常被用于衡量系统的成功:DeLone 和 McLean 的信息系统成功模型以及 Davis 的技术接受模型(TAM)。
- DeLone 和 McLean 的信息系统成功模型
- 1992 年,DeLone 和 McLean 提出了一个用于概念化和操作化信息系统成功的分类法和交互模型。该模型基于对 180 项研究的回顾和整合,确定了六个相互关联的成功维度,包括系统质量、信息质量、使用、用户满意度、个体影响和组织影响。
- 2003 年,他们对模型进行了修订,增加了服务质量维度,将使用维度修改为使用/使用意图维度,并将个体影响和组织影响合并为净效益维度。这个修改考虑了使用的质量和使用意图,认识到在某些情况下,监控使用意图比实际使用更合适。
| 年份 | 模型 | 主要变化 |
|---|---|---|
| 1992 年 | DeLone 和 McLean 信息系统 |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