递归算法与流操作的探索
1. 递归算法的正确性证明
1.1 汉诺塔问题的移动次数
在汉诺塔问题中,移动不同数量的圆盘所需的移动次数有规律可循。移动 3 个圆盘需要 7 次移动,4 个圆盘需要 15 次移动,5 个圆盘需要 31 次移动。一般来说,移动由 n 个圆盘组成的塔需要 (2^n - 1) 次圆盘移动。若有 100 个圆盘,移动次数将达到 1,267,650,600,228,229,401,496,703,205,375 次。如果僧侣们每秒移动一个圆盘,完成整个任务大约需要 (4\times10^{22}) 年。
1.2 递归归纳法证明
递归算法的正确性可以使用递归归纳法来证明。递归深度的定义为:当一个调用执行时没有发生递归调用,递归深度为 0;否则,它比该调用所导致的所有后续调用的最大递归深度大 1。
例如:
- 1 transportTowerFrom: 'copper' to: 'gold' with: 'silver'
的递归深度为 0,因为没有额外的递归调用发生。
- 2 transportTowerFrom: 'copper' to: 'gold' with: 'silver'
会导致两个额外的调用,每个调用的递归深度为 0,所以它的递归深度为 (0 + 1 = 1)。
一般来说, n transportTowerFrom: 'c1' to: 'c2' with: 'c3'
的递归深度为 (n - 1)。
使用递归归纳法进行证明的步骤如下:
1. 阐述算法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