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心仪脑”查看更多脑科学知识
关键词:文献综述、心理健康
城市化(urbanization,urbanicity),又称城镇化、都市化,是指人口向城市聚集、城市规模扩大以及由此引起一系列经济社会变化的过程,其实本质是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空间结构的变迁(唐耀华,2013)。1950年,仅有30%的世界人口生活在城市区域,但如今,此比例已增长到55%,并有望在2050年上升至68% (Heilig, 2012)。而在中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城镇人口占比已经达到63.89%,城镇化程度进一步加深。诚然,城市化可以促进人口转化、产业调整、工业发展、科技进步、文化交流与发展,但它也存在诸多弊端。李克强总理早在2014年的讲话中就提出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因此,研究城市化对人心理健康和行为的影响,对于未来更好地推进以人为本的城市化具有重要意义。
Jiayuan Xu等(Xu, J, et al., 2021) 对城市化-人类行为-脑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分析。鉴于精神异常带来的负担已经占全部非传染疾病的28% (Prince, 2007)、50%的精神异常的诱因跟环境因素有关(van, et al., 2010),且环境因素不仅包括个人的人生经历,物理的居住环境也很重要(Bick, & Nelson,2016; Bhugra, et al., 2019), 因此,她们主要聚焦于城市化对人们精神健康与脑结构、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