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监控:概念、类型、组件与工具
1. 理解监控
监控是一个收集、传输、记录和处理信息的过程,旨在监测任何系统的运行情况,帮助系统管理员做出正确决策。它从系统启动的那一刻起就开始发挥作用,在此期间系统会生成数据,并解读与问题点相关的进程的内部行为。同时,监控还承担着监督业务计划工作流程的任务。
在计算机科学中,监控可以在软件和硬件层面进行,涵盖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软件和计算机硬件等。系统几乎不可能一直保持 100% 的性能,经常会出现故障或无法达到预期的最佳运行水平,而监控是了解这些性能下降和故障的唯一途径。通过监控可以更好地了解系统的行为模式,并在故障发生前进行预测,常见应用于优化系统行为、确保高利用率和检测异常。
1.1 基本监控工作流程
以下是一个基本的监控工作流程:
graph LR
A[系统/应用日志(多源)] --> B[日志存储]
B --> C[日志分析]
C --> D[从数据库进行日志分析]
C --> E[从仪表盘进行日志分析]
用户可以通过存储或仪表盘分析从多个来源收集的日志。
2. 识别监控类型
在设计监控解决方案时,有两种主要的监控技术类型需要考虑,它们各自具有独特的特点,分别是主动监控和被动监控。
2.1 主动监控
主动监控意味着在潜在问题引发重大系统挑战之前,持续识别这些问题。借助主动监控,能够在系统出现故障或性能下降之前预测问题并制定解决方案。它有助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