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 赋值、表达式与显示操作详解
1. 赋值语句概述
赋值语句在 Python 中用于将对象分配给名称(变量)。最基本的形式是,赋值目标写在等号(=)左侧,被赋值的对象写在右侧。左侧的目标可以是名称或对象的组件,右侧的对象可以是计算对象的任意表达式。不过,在使用赋值语句时,有几个要点需要记住:
- 创建对象引用 :在 Python 里,赋值操作会在变量或数据结构组件中存储对象的引用,而不是创建对象的副本。因此,Python 变量更像是指针,而非数据存储区域。
- 变量在首次赋值时创建 :Python 会在首次给变量赋值(例如对象的引用)时创建变量名,所以无需提前声明。部分(并非全部)数据结构中的位置会在赋值时创建,如字典条目、对象的某些属性。赋值后,变量在表达式中出现时,会被其引用的值所替代。
- 使用变量前需先赋值 :使用未赋值的变量是错误的。此时,Python 会抛出异常,而非返回某个模糊的默认值。这在 Python 中很关键,因为名称未提前声明,如果程序为未赋值的名称返回默认值,而非将其视为错误,就很难发现变量名的错误。
- 部分操作会隐式执行赋值 :除了常见的“=”赋值语句,赋值操作还会在许多场景中出现。例如,模块导入、函数和类的定义、 for 循环变量以及函数参数等,都是隐式赋值。由于赋值方式在各处相同,程序运行时,这些场景只是将名称(通过赋值)与对象的引用关联起来。
2. 赋值语句的形式
Python 中有多种赋值语句形式,具体如下表所示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