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前,也就是 2017 年 7 月 13 日,“数据库之父”查尔斯·巴赫曼 (Charles Bachman) 逝世。
上学时,我们的很多课本上都提到了三层体系结构、数据库管理系统概念、DDL、DML 等等这些概念,但都没提到这些概念背后的创造者——查尔斯·巴赫曼。
作为网状数据库之父、DBTG (Data Base Task Group) 之父,查尔斯·巴赫曼的两项重大贡献包括:
1、开发了最早的网状数据库管理系统 IDS (Integrated Data Store)。IDS 于 1964 年推出后,成为最受欢迎的数据库产品之一,它的设计思想和实现技术被后来的许多数据库产品仿效。
2、巴赫曼促成了数据库标准的制定。在美国数据系统语言委员会下属的数据库任务组 DBTG 期间,他提出了网状数据库模型以及数据定义 (DDL) 和数据操纵语言 (DML) 规范说明,并于 1971 年推出了第一个正式报告——DBTG 报告,该报告首次提出了数据库三层体系结构,明确了 DBA 概念,规定了 DBA 的作用与地位,使其成为了数据库历史上具里程碑意义的文献。巴赫曼还发明了一种描述网状数据库模型的数据结构图,被世人称为“巴赫曼图”(Bachman Diagram)。
此外,在担任 ISO / TC97 / SC16 会议主席时,巴赫曼还主持制定了著名的“开放系统互连”标准,即 OSI (Open System Interconection),OSI 对计算机、终端设备、人员、进程、网络之间的数据交换提供了标准,对系统之间互相开放有重要意义。
1973 年,凭借对数据库技术领域的杰出贡献,巴赫曼被授予计算机领域的最高奖项——图灵奖,也是数据库技术领域最早获得图灵奖的先驱。
巴赫曼的"网状数据库"及其发展
查尔斯·巴赫曼研发的网状数据库 (Network Database) 是一种采用网状模型的数据库。网状模型用网状结构表示各类实体及其间的联系。在网状结构中:允许一个以上的结点没有双亲;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