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对齐与机器翻译:原理、挑战与方法
机器翻译:梦想与挑战
机器翻译(MT),即文本或语音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的自动翻译,是自然语言处理(NLP)中最重要的应用之一。对于NLP研究人员来说,构建能让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轻松交流的机器,不仅是一个极具吸引力的梦想,也是为自身职业正名并获取资金支持的有力理由。
然而,机器翻译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尽管如今市场上有许多自称翻译程序的廉价软件,但它们生成的翻译质量往往较低,仅能满足那些可对输出进行后期编辑的翻译人员,或者那些有一定外语基础、能借助有缺陷的翻译解读原文的人。NLP研究人员的目标是生成接近无错误、在目标语言中流畅可读的翻译,但现有的系统除了在一些非常受限的领域(如天气报告)外,距离这一目标仍有很大差距。
机器翻译困难的原因
要理解机器翻译为何如此困难,我们可以从不同的翻译方法入手。以下是一些重要的机器翻译方法:
1. 逐词翻译法 :这是最简单的翻译方法,即逐词翻译源文本。但这种方法存在明显问题,不同语言的单词之间并非一一对应,词汇歧义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例如,英语单词“suit”在法语中有不同的翻译,具体取决于它是表示“诉讼”还是“一套服装”。此外,不同语言的词序也不同,简单的逐词翻译往往会导致目标语言的词序错误。
2. 句法转移法 :为解决词序问题,句法转移法先对源文本进行句法分析,然后使用适当的规则将源文本的句法树转换为目标语言的句法树,最后从这个句法树生成翻译。但这种方法也面临挑战,即使翻译在句法上正确,其语义可能并不合适。例如,德语中的“gern essen”(喜欢吃)是一个动词 - 副词结构,字面翻
统计对齐与机器翻译方法解析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