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通信技术:从ZPC到KLJN的发展历程
零能量(隐形)通信(ZPC)的特性与局限
零能量通信(ZPC)是一种独特的通信方式,它在通信领域展现出了与众不同的特性。在热平衡的情况下,与传统通信器相比,窃听者在提取单个比特信息后很可能会被发现,但量子情况下的这一结论尚未得到证实。
当信道中占主导地位的不是热背景噪声,而是平稳的环境噪声,并且发送方能够对带宽、反射或噪声的某些统计特性进行调制时,零信号功率通信仍可按照上述方式执行。不过,其噪声会比基本极限更强。
ZPC的有趣之处在于,与其他经典和量子通信(如量子密钥分发)相比,它具有隐形的特点,因为在信道中只能检测到热噪声或零点(量子)背景噪声。然而,它只是有条件安全的。
Henry Taylor对隐形通信器的评估
2005年8月,作者提交论文初稿时,并未意识到该系统在基于波的场景下不安全。后来在楼梯间偶遇Henry Taylor并向他介绍了预KLJN想法,Henry对此非常感兴趣。作者将手稿发送给他后,Henry很快给出了评估,首次指出了该系统缺乏无条件安全性。
Henry的评估将该系统与其他隐形方案进行了比较。他提到,ZPC的思路是使用噪声波形(如电子生成的约翰逊噪声)作为通信载体,并对其进行调制来传输信息。在适当实施时,通信将具有隐蔽性,因为窃听者很难从噪声中提取信号。
为了更好地理解ZPC,我们可以将其与传统通信方案进行对比:
- 自干扰通信链路 :通常干扰是由对手使用的,目的是让接收器难以从高功率、宽带干扰波形中提取信息信号。而在ZPC中,干扰波形和信号由同一天线生成和传输。
-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2040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