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自主水下航行器:海洋探索新利器

自主水下航行器:海洋探索新利器

1. 水下观测网络的现状与挑战

海洋覆盖了地球表面的70.8%,对地球生命系统的支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超过80%的海洋体积仍未被测绘、观测和探索。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探索海洋,强大的海洋观测能力是必不可少的。

早期,人们部署了许多遥感仪器来监测海洋,但这些仪器仅对海面监测有效。为了弥补这一不足,水下传感器仪器如声纳阵列、多波束测深仪和声学多普勒海流剖面仪等被部署,形成了三维水下传感器网络(USN)用于在线环境观测。与遥感技术相比,USN具有时空覆盖能力增强、故障率降低和实时性提高等优点。

不过,USN也存在明显的局限性,它缺乏必要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容易形成监测盲区,限制了观测能力的提升。从功能角度来看,水下观测网络不仅需要具备在线监测能力,还应能根据环境变化做出反馈决策。

2. 自主水下航行器(AUVs)的崛起

在这样的背景下,配备集成测量传感器的自主水下航行器(AUVs)成为水下观测网络的理想选择。与USN相比,AUVs具有强大的机动性、更高的智能性和可控性,能够根据环境变化做出必要的反馈决策。据报道,AUVs的全球市场预计将从2020年的6.38亿美元增长到2025年的16.38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0.8%。

AUVs在水下观测网络中的架构如下:
- 传感层 :包括水听器、声纳、多波束测深仪、声速剖面仪、海流计和深度传感器等水下传感器仪器,协同辅助AUVs的决策过程。
- 融合层 :AUVs通过固定平台的协助,持续向控制中心反馈信息。
- 控制层 </

【博士论文复现】【阻抗建模、验证扫频法】光伏并网逆变器扫频与稳定性分析(包含锁相环电流环)(Simulink仿真实现)内容概要:本文档是一份关于“光伏并网逆变器扫频与稳定性分析”的Simulink仿真实现资源,重点复现博士论文中的阻抗建模与扫频法验证过程,涵盖锁相环和电流环等关键控制环节。通过构建详细的逆变器模型,采用小信号扰动方法进行频域扫描,获取系统输出阻抗特性,并结合奈奎斯特稳定判据分析并网系统的稳定性,帮助深入理解光伏发电系统在弱电网条件下的动态行为与失稳机理。; 适合人群:具备电力电子、自动控制理论基础,熟悉Simulink仿真环境,从事能源发电、微电网或电力系统稳定性研究的研究生、科研人员及工程技术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掌握光伏并网逆变器的阻抗建模方法;②学习基于扫频法的系统稳定性分析流程;③复现高水平学术论文中的关键技术环节,支撑科研项目或学位论文工作;④为实际工程中并网逆变器的稳定性问题提供仿真分析手段。; 阅读建议:建议读者结合相关理论教材与原始论文,逐步运行并调试提供的Simulink模型,重点关注锁相环与电流控制器参数对系统阻抗特性的影响,通过改变电网强度等条件观察系统稳定性变化,深化对阻抗分析法的理解与应用能力。
评论
成就一亿技术人!
拼手气红包6.0元
还能输入1000个字符  | 博主筛选后可见
 
红包 添加红包
表情包 插入表情
 条评论被折叠 查看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