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水下航行器:海洋探索新利器
1. 水下观测网络的现状与挑战
海洋覆盖了地球表面的70.8%,对地球生命系统的支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超过80%的海洋体积仍未被测绘、观测和探索。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探索海洋,强大的海洋观测能力是必不可少的。
早期,人们部署了许多遥感仪器来监测海洋,但这些仪器仅对海面监测有效。为了弥补这一不足,水下传感器仪器如声纳阵列、多波束测深仪和声学多普勒海流剖面仪等被部署,形成了三维水下传感器网络(USN)用于在线环境观测。与遥感技术相比,USN具有时空覆盖能力增强、故障率降低和实时性提高等优点。
不过,USN也存在明显的局限性,它缺乏必要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容易形成监测盲区,限制了观测能力的提升。从功能角度来看,水下观测网络不仅需要具备在线监测能力,还应能根据环境变化做出反馈决策。
2. 自主水下航行器(AUVs)的崛起
在这样的背景下,配备集成测量传感器的自主水下航行器(AUVs)成为水下观测网络的理想选择。与USN相比,AUVs具有强大的机动性、更高的智能性和可控性,能够根据环境变化做出必要的反馈决策。据报道,AUVs的全球市场预计将从2020年的6.38亿美元增长到2025年的16.38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0.8%。
AUVs在水下观测网络中的架构如下:
- 传感层 :包括水听器、声纳、多波束测深仪、声速剖面仪、海流计和深度传感器等水下传感器仪器,协同辅助AUVs的决策过程。
- 融合层 :AUVs通过固定平台的协助,持续向控制中心反馈信息。
- 控制层 </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78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