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晚期英格兰对贫病老人的机构照料
在中世纪晚期的英格兰,社会对贫病老人的照料机构经历了显著的变迁。这一时期,黑死病带来的人口危机成为了变革的催化剂,深刻影响了慈善机构的发展方向。
社会变革与慈善需求的转变
1436 年 1 月,埃克塞特富有的律师威廉·怀纳德(William Wynard)决定建立一所神之屋(domus Dei),即济贫院。这一行为反映了当时英国城市精英对贫困态度的转变,以及对为贫病老人提供机构照料方式的重新思考。在 1348 - 1350 年黑死病爆发后的一个世纪里,这种转变尤为明显。
黑死病之前,英格兰为贫病老人提供了多种机构照料形式。约 320 所麻风病专科医院和 100 多所大型开放式病房医院在诺曼征服至 13 世纪末期间建立。这些机构主要由世俗神职人员或修会成员管理,提供食物、护理和宗教服务。然而,到 1350 年,许多麻风病院因诊断标准提高、饥荒和经济动荡而关闭或转变用途。开放式病房医院也面临着类似的挑战,尤其是在黑死病及其后续频繁的疫情之后。
随着租金和食品价格因需求下降而暴跌,工资上涨,教会土地所有者的利润减少。为了生存,许多医院采取了出售住宿和提供宗教服务等措施来筹集资金,但这些做法导致了资源从预期受益者转移,引发了管理不善和财务不当行为的指控。
医院面临的困境与改革呼声
14 世纪中叶,多米尼克会传教士约翰·布罗姆亚德(John Bromyard)抱怨英格兰缺乏“好客之所或神之屋”。宗教改革者约翰·威克里夫(John Wycliffe)的追随者在 1395 年议会期间发布的宣言,抨击了医院资源用于奢侈建筑、宗教仪式展示和为死者祈祷的现象。到 1410 年,下议院有人提出用没收的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61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