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件监控生成方法:从架构到实践
1. 可扩展微容器内的部署
在云计算环境中,可扩展性问题一直是一个挑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采用了基于可扩展微容器技术的框架。
1.1 微容器架构
微容器是一种新的、可扩展且独立于平台的容器,能在云端实现组件的部署和执行。为了保证最优性能,微容器的功能被设计得尽可能精简,其基本模块确保了以下最小功能:
- 与客户端进行通信
- 查询的编组和解组
- 托管组件及其上下文
1.2 部署框架
我们设计了一个能够生成微容器的部署框架。该框架不仅包含确保微容器生成过程的处理模块,还包含一组用于提交和处理非功能特性的通用元素,如 HTTP、RMI 等通信协议,以及服务管理工具、服务计费等。
为了给微容器添加监控功能,我们使用特定的组件模型来表示组件,并集成了相应的转换机制,使原本没有监控功能的组件变得可监控。部署框架包含以下几个模块:
- 处理模块 :协调生成微容器的所有步骤。
- 通信通用包 :包含实现不同通信协议的包。
- 监控模块 :支持不同的监控模型。
- 组装模块 :生成具有监控功能的微容器。
生成包含复合组件的微容器的步骤如下:
1. 提供所需的实现和复合描述符,描述如何将微容器组装和部署到云环境中。
2. 处理模块将描述符直接发送到组装模块,然后分析实现并生成相应的描述。
3. 处理模块检测组件的绑定类型和监控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