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AI技术:多语言翻译与强化学习的应用探索
1. 多语言翻译系统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1.1 语言检测与初始目标
多语言翻译系统需要能够实时检测语言的变化,以确保转录内容语言准确。最初,系统从10种语言开始,目标是覆盖全部24种语言。
1.2 服务运行的约束条件
从概念验证到全面运营,该系统面临诸多需要考虑的因素:
- 语音处理 :与消费服务不同,系统需检测并去除语音中的停顿和口头禅。
- 语言差异 :要考虑语言的区域差异,例如在欧洲翻译葡萄牙语时应使用PT - PT而非默认的PT - BR。
- 专业词汇 :需针对不同场景使用更具针对性的词汇和可切换的模型,如经济议会、渔业政策或国际援助等不同主题的会议,使用的术语差异很大。
- 硬件限制 :需要GPU支持的虚拟机,这限制了服务运行的Azure区域;同时,应坚持使用同一硬件SKU,因为不同处理器对机器学习数据的处理方式不同,更换CPU可能影响模型准确性。
1.3 微软的技术优势
微软的多语言翻译工具采用现成的API和工具,无需专门的研究软件。即使是自定义语音模型,也使用通用的API和门户进行构建和训练。底层的微服务模型是常见的云原生设计模式,借助Azure虚拟机镜像和硬件,实现了低延迟和高精度的多语言翻译。
1.4 技术架构与流程
以下是多语言翻译系统的简化流程: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