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工厂与印度中小微企业发展分析
1. 创新趋势与制造业需求
在当今市场,产品创新和制造技术创新的关键方向是智能化和数字化。如今的市场竞争激烈,“70%产品 + 30%市场”的理念更为适用,企业需将数字化和智能化置于核心地位来实现创新融合。柯达公司就是一个典型案例,它在 1975 年研发出世界上最好的数码相机,曾垄断全球胶片行业,但因决策不足,未能随市场趋势和竞争进行产品技术革新,最终在 2013 年破产。
为实现高度个性化商品的快速生产监测,制造过程信号要与制造工厂和产品设计相匹配,这需要构建数字线程,融合各方面数据以支持上下游制造流程。在制造阶段,机器持续监测并更新产品和模型,之后进行产品组装和最终检查,基于云的系统对制造系统自动化很有帮助。
2. 印度中小微企业现状
印度经济在过去五十多年里很大程度上依赖中小微企业(MSME)。近年来,该领域充满活力,在印度经济增长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据 2020 - 2021 年微型、小型和中型企业部年度报告估计,印度中小微企业约有 633.88 万家,雇员达 1109.89 万人。如今,大型组织常与中小微企业合作外包产品,中小微企业已成为印度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
印度政府依据 2006 年《中小微企业发展法》将中小微企业分为两类:一类从事商品生产,另一类提供服务。目前,印度中小微企业在发展初期使用基础工具和技术进行通信和数据处理,发展到一定阶段计划进一步扩张时会采用典型软件和自动化系统。中型企业的技术成熟度通常高于微型和小型企业,而技术的初始大量投资是印度中小微企业采用智能制造的重大障碍。
为维持供应链的弹性和可持续性,中小微企业需平衡产品供需,合理管理成品和原材料库存。由
智能工厂赋能印度中小微企业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49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