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4.0:制造业的变革与未来
1. 工业4.0的起源
全球趋势对几乎所有经济参与者都产生影响,从个人、企业到城市和超国家机构。社会、文化和技术变革影响着各个行业,提升了人类的创造力,改变了全球各国和各经济部门之间的平衡与比较优势。这种持续变革的过程如同人类进步一样不可阻挡,要求个人和企业意识到这些变化对自身生活的影响。
在传统工业化国家,如欧洲、美国和日本,全球趋势直接影响着整体竞争力。“发达世界”需要对全球现象给出全面且有机的回应,认识到竞争环境的变化。仅依靠官僚主义或金融无法构建经济,人们的生计依赖于做事的能力、创造力以及为他人创造价值的能力。如今,制造业被全球公认为能够为企业和国家带来比较竞争优势的领域。
在2008年危机的冲击下,许多领先工业化国家的政策制定者认识到,没有先进、创新、可持续和清洁的制造业,就不可能实现社会和经济的充分发展。因此,各国纷纷推出了相关的产业政策举措,例如:
- 德国联邦政府在2011年推出的“工业4.0”。
- 2011年与奥巴马政府推动的制造业回流战略并行诞生的“智能制造联盟”。
- 法国政府在2014年提出的“未来工业”提案。
- 意大利在2016年推出的“工业4.0计划”(2017年更名为“企业4.0”)。
- 欧盟委员会推动的“数字化欧洲”计划。
- 中国的“中国制造2025”五年计划。
这些举措的共同愿景是打造一个采用最先进技术的现代制造业,能够满足市场需求,应对全球趋势,在全球经济中建立和维持竞争地位。数字技术是推动制造业企业提高运营效率和资源合作的驱动力,无论是工厂内部还是供应链上的资源。
“工业4.0”旨在创建更高效的生产系统,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33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