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作机器人关键技术研究
1. 力控制与动态模型概述
在机器人控制领域,为实现最优力跟踪控制,可采用控制回路。不同的力控制方法各有特点,显式力控制(也称为直接力控制)直接利用力反馈来控制接触,将其与阻抗模型相结合能获得更好的性能。
协作机器人的动态模型是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 完整的动态模型讨论,并与柔性关节动态模型进行对比。
- 分析两种不同的输出扭矩估计方法:基于电机电流信号的估计和基于双编码器结构的估计。
- 深入研究机器人惯性参数和摩擦模型的参数识别方法。
2. 机器人动态模型
2.1 经典动态模型
铰接机器人手臂的经典动态模型可表示为:
[
d\tau(q, \dot{q}, \ddot{q}) = M(q)\ddot{q} + C(q, \dot{q})\dot{q} + G(q)
]
其中,$d\tau$ 表示理论动态关节扭矩,$q$ 是关节角度向量(称为连杆侧角度),$M(q)$ 是惯性矩阵,$C(q, \dot{q})$ 是科里奥利力和离心力矩阵,$G(q)$ 是重力向量。$M(q)\ddot{q}$ 称为惯性扭矩,$C(q, \dot{q})\dot{q}$ 是耦合扭矩。
考虑外部扭矩和摩擦扭矩后,完整的动态模型为:
[
s\tau = d\tau + f\tau - ext\tau
]
这里,$s\tau$ 是电机经过减速器后的总输出扭矩,$f\tau$ 是摩擦扭矩,$ext\tau$ 是外部关节扭矩。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570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