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系统用户认证与进程资源管理全解析
1. 用户信息处理与认证机制
1.1 用户信息查找流程
在查找用户信息时,有特定的流程。首先会将步骤 4 中的 ID 与步骤 1 中的 ID 进行比较,如果二者相同,那么步骤 4 中的第一个字段就是所需的用户名,此时查找过程可以停止并使用该名称。若不相同,流程会移动到 /etc/passwd 中的下一行,然后回到步骤 3 继续查找。这是一个较为冗长的过程,实际应用中的实现通常更为复杂。
1.2 使用标准库获取用户信息
为避免开发者重复编写获取当前用户名的代码,可使用标准库中的函数。例如,在通过 geteuid() 获得答案后,通常只需调用标准库中的 getpwuid() 函数即可获取用户名。标准库在系统的可执行文件之间共享,这使得在不更改任何程序的情况下,对认证实现进行重大更改成为可能。比如,可以通过更改系统配置,不再使用 /etc/passwd 来管理用户,而是使用 LDAP 等网络服务。
1.3 传统密码验证的局限性
传统上,加密密码是 /etc/passwd 文件的一部分。若要验证用户输入的密码,需对用户输入的内容进行加密,并与 /etc/passwd 文件中的内容进行比较。然而,这种传统实现存在诸多局限性:
- 无法设置系统范围的加密协议标准。
- 假设可以访问加密密码。
- 每次用户访问需要认证的内容时都提示输入密码,容易引起用户反感。
- 仅支持密码认证方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2572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