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传感器网络簇头有限内存容量分析
1. 系统概述
在基于Zigbee 802.15.4标准的无线传感器网络(WSN)中,距离簇头(CH)较远的简化功能(RF)节点可通过全功能(FF)节点将数据传输至CH。为进一步降低能耗,节点可在传输半径不超过d的情况下选择任意传输功率级别。
节点(FF和RF)感知并聚合的信息会转发至CH,由CH完成簇数据聚合。CH也会根据自身观测生成数据包,然后将所有信息直接或通过中间CH传输至汇聚节点。假定存在至少一条通往汇聚节点的路径,但该系统和其他通信网络一样,可能因硬件、软件和信道链路错误而出现故障。
2. 系统建模
2.1 选择优选模型
在基于簇的WSN拓扑中,CH是簇节点与汇聚节点通信的中心点。所有簇节点假定直接连接到CH,CH则直接或通过其他CH连接到汇聚节点,形成整体的簇树网络。
节点独立监测周围环境,并竞争信道以将观测数据中继到簇头。由于CH内存容量有限,当CH缓冲区满时,新到达的数据将被自动丢弃。数据包到达CH的过程假定遵循泊松分布,平均速率为λ,服务时间假定呈指数分布,速率为μ,服务优先级采用先来先服务(FCFS)原则。
CH的总到达数据来自簇内(内部源)和其他簇头转发至汇聚节点的数据(外部源)。根据IEEE 802.15.4/Zigbee标准,为获得更好性能,每个簇建议最多包含36个节点。综合考虑,本场景中包含CH在内的节点数量超过30个。由于存在大量独立的泊松流,CH从内部和外部源接收的所有作业的叠加结果遵循泊松分布,速率为λk(k代表CH)。
CH的操作类似于具有输入和输出的开放排队网络,在稳态运行时,进入CH队列的平均流量与离开队列的流量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5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