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系统的奥秘探索
1. 早期记忆与视觉感知的开端
在去幼儿园之前,有一个记忆十分深刻,那就是盯着拼图碎片,凭借形状、颜色和上下文线索来拼接它们。当时父母常常在聚会上让朋友们惊叹,因为他们年幼的儿子能如此迅速地拼好拼图。那时并不知道,大脑其实正在做它最擅长的事情——通过模式识别解决问题。科学中充满了类似拼图的问题,有着缺失的部分和模糊的线索指向潜在的图景,而大脑如何解决问题则是终极谜题。
视觉是我们最敏锐且研究最多的感官。我们有两只朝前的眼睛,拥有出色的双目深度感知能力,并且大脑皮层的一半都与视觉有关。俗话说“眼见为实”,就体现了视觉的特殊地位。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我们出色的视觉能力让我们忽视了视觉问题背后巨大的计算复杂性,而大自然在数亿年的进化中解决了这个问题。视觉皮层的组织方式也为最成功的深度学习网络提供了灵感。
在十分之一秒内,我们视觉皮层中的一百亿个神经元并行工作,就能在杂乱的场景中识别出一个杯子,即使我们可能从未见过那个特定的杯子,无论它处于什么位置、大小如何、朝向怎样。
2. 视觉研究的重要人物与经历
作为普林斯顿大学的研究生,我对视觉着迷,并在查尔斯·格罗斯的实验室工作了一个夏天。格罗斯研究猴子的颞下皮层,在那里他发现了对复杂物体(如脸和著名的马桶刷)有反应的神经元。
后来在哈佛医学院神经生物学系时,我与斯蒂芬·库夫勒一起工作。库夫勒早些时候发现了视网膜中的神经节细胞如何编码视觉场景,若不是他在前一年去世,他很可能会在1981年与大卫·休伯尔和托斯坦·维泽尔一起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1989年我搬到索尔克研究所后,与弗朗西斯·克里克一起工作,克里克在1977年将研究重点从分子遗传学转向神经科学,致力于寻找视觉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769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