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检索技术:从传统到多阶段的革新
1. 不同图像检索方法的实验评估
在图像检索领域,有多种方法可供选择。通过图13.5展示了不同方法的实际检索结果,左上角的图像为查询图像,其余10张为检索结果。从图中可以直观地看出,某种方法在检索相关图像的数量上表现突出。
1.1 MPEG - 7 通用颜色数据集实验
实验还在MPEG - 7通用颜色数据集(CCD)上进行。该数据集包含5000张图像和50个通用颜色查询(CCQ),每个查询都有指定的真实图像。CCD的图像来源广泛,包括库存照片库、新闻广播的连续帧、体育频道和动画等。
为了衡量单个描述符的有效性,采用了平均归一化检索排名(ANMRR)。ANMRR不仅能判断检索结果中是否找到正确答案,还能计算该答案在检索结果中的排名。ANMRR值越低,性能越好。
在评估检索性能时,使用50个CCQ图像作为查询,计算每个图像的精确率和召回率,再根据得到的精确率 - 召回率对计算平均精确率和召回率。结果表明,该方法的ANMRR值较低,性能较好。其中,颜色SIFT方法对图像的局部颜色和几何变化具有较强的鲁棒性,但在描述图像的颜色和纹理方面能力有限。与最先进的颜色SIFT描述符相比,该描述符在MPEG - 7数据库上的检索结果提高了21%。
1.2 基于区域的图像检索描述符
介绍了一种基于区域的图像检索描述符——完整二进制区域描述符(CBRD),它整合了图像的低级特征(颜色、纹理和形状)。该描述符维度较低,计算效率高。
为了减少区域比较的时间,采用了基于区域代码的方案。区域代码在检索过程中考虑对象的相对空间位置,提高了检索准确性,同时确保在不影响检索
多阶段图像检索技术革新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193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