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目标细化框架:分析攻击策略的有效方法
1. 反目标特征化与细化模式识别
在分析攻击策略时,我们首先需要对反目标进行特征化处理。从实际案例中收集反目标后,我们发现需要添加一个额外的威胁类别,即“被击败的安全机制”,它能捕捉攻击者破坏系统保护的意图。同时,我们用三个属性来描述反目标:资产是对利益相关者有价值的东西,通常是威胁的对象;可利用目标是系统的一个组件,涉及资产且具有攻击者可利用的漏洞;时间间隔表示攻击者实施攻击的时间段。
完成反目标特征化后,我们可以识别细化模式。通过详细研究每个细化关系对被细化反目标的影响,即从被细化反目标到其子目标发生了哪些变化,我们对三个攻击场景中的 25 个细化关系进行分析,并将具有相似影响的细化关系进行聚类,总结出了五种细化模式,如下表所示:
| 编号 | 模式名称 | 模式影响 | 出现次数 |
| ---- | ---- | ---- | ---- |
| P1 | 基于资产的细化 | 修改资产 | 2 |
| P2 | 基于目标的细化 | 添加可利用目标 | 7 |
| P3 | 基于威胁的细化 | 修改资产;修改威胁;移除可利用目标 | 10 |
| P4 | 基于保护的细化 | 修改威胁;修改资产;移除可利用目标 | 4 |
| P5 | 基于时间间隔的细化 | 修改时间间隔 | 2 |
2. 反目标细化框架
基于提取的五种反目标细化模式,我们提出了一个反目标细化框架,该框架能有效利用这些模式来细化攻击者的高级反目标,并生成全面的攻击策略。其分析过程如下:
gra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3926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