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下游地区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1. 研究背景与目的
在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农民面临着农村生产结构转型和收入来源转变的新挑战。正确认识农民收入的结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对于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干旱和洪水等自然灾害的频率增加,对农业生产活动产生了影响,进而影响了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因此,研究家庭收入与自然灾害之间的关系,分析影响农民家庭经营收入的主要因素,有助于农民优化资源配置,增加农业收入,消除自然环境的威胁。
2. 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
2.1 研究区域
研究区域为长江中下游地区(北纬25° - 34°,东经109° - 122°),包括湖北、湖南、江苏、江西、安徽和浙江。该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河网密布,水域广阔,为农业生产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它是中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国家级商品粮生产基地和国家级优质棉花生产基地,粮食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31%,水稻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53%。然而,该地区年平均降水量约为1311毫米,降水的时间变化和空间分布不均,常受干旱和洪水威胁。
2.2 数据来源
2000 - 2015年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指标数据来自统计年鉴和统计公报。干旱和洪水灾害指数的指标数据来源于《基于熵信息扩散理论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农业干旱和洪水灾害综合风险评估》一文。
3. 研究方法
3.1 影响因素的选择
在选择可能影响收入的七个基本指标并构建指标体系进行研究时,考虑了数据的可用性、农业收入的构成以及农业生产的投入。从2000年到2015年,中国农村家庭平均净收入从1427元增加到14
长江中下游农民收入影响因素分析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92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