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权性质、自由现金流与并购商誉的关系解析
1. 背景介绍
近年来,并购已成为中国上市公司制定战略、提升竞争力和实现广泛增长的主要手段。中国资本市场的并购交易日益增多,呈现出“井喷”态势。作为一种重要的投资方式,并购成为许多上市公司在新时代经济发展过程中整合资源、实现转型的重要经济活动。
为规范并购流程,2006 年 2 月,中国财政部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 20 号——企业合并》。在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并购中,并购成本与购买方取得的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应确认为商誉。在中国,上市公司在并购活动中确认的商誉在一定程度上衡量了并购溢价的程度,其记录金额是一个“压缩”值,涉及公允价值的计量和相关人员的专业判断,不可避免地存在误差和主观性。
2. 关键概念解读
2.1 自由现金流
自由现金流最早由 Pappaport 提出,目前普遍认为它是指公司在进行了维持正常运营所需的所有固定资产和营运资金投资后,投资者实际可分配的现金流。管理者增加公司价值的方式就是产生更多的自由现金流。自由现金流是在不影响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可分配给资本供应商的最大现金,代表了公司现有的实际可自由支配现金。在自由现金流充裕的情况下,上市公司将有更多机会和能力寻找新的发展模式,如通过并购实现资源整合、进入新的发展领域和占领更多消费市场。
2.2 商誉
商誉是衡量公司未来发展潜力的良好指标。它作为一种来自并购溢价的特殊无形资产,不能独立确认,应依附于整个公司。其价值高度不确定,依赖大量专业判断,存在调整空间。如果收购方拥有大量自由现金流,其管理者可能会因过度自信、追求自身利益或可能的利益输送而选择增加商誉风险,从而对并
自由现金流与并购商誉关系研究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4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