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神经科学:连接人类与智能机器的桥梁
1. 认知神经科学的重要性与现状
近年来,大脑研究和神经科学备受公众关注,因为它们从大脑的物理结构和过程角度分析人类卓越的认知能力,这触及到了人类的自尊。在心理学与神经科学的交叉领域研究心脑关系时,这种“还原论”方法不可避免。过去50年,我们对感觉 - 运动系统有了较为详细的了解,即大脑中的神经元机制如何使我们完成许多相对简单的任务。然而,对于“高级”认知任务,我们仅大致知道哪些大脑区域参与其中,具体的神经元机制仍大多未知。
有观点认为,在朝着人工智能和认知神经科学方向提出正确问题时,我们有望在这方面取得进一步进展。同时,为了实现计算机、机器人和其他“智能”机器与人类的真正合作,也就是切实改善人机交互,我们迫切需要这些学科的进步。我们需要更好地理解自身低层次和高层次智能之间的相互作用,以便在计算机与其用户之间的不同层面创建和改进通信接口。尽管近年来在这方面取得了一些技术进步,如“情感计算”,但这些进展还只是皮毛。
2. 大脑的快系统与慢系统
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在《思考,快与慢》一书中明确区分了大脑的快系统和慢系统。快系统属于我们的生物遗传,它在大脑和神经系统中自动、无意且看似无需脑力地运行,能协调行动并整合感知。在复杂情况下,快系统善于“快速得出结论”,在需要快速反应时十分有用,可将其视为我们的“身体自我”。慢系统仅在复杂情况下被激活,此时我们必须在做决定前认真思考。由于它需要“脑力”,我们往往不太愿意启动它,更倾向于依靠快系统“凭直觉”做决定。我们能在心理或意识上感知到慢系统的运行,且它似乎是一个按时间顺序串行或线性进行的过程,可将其视为我们的“精神自我”。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704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