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推荐系统与深度学习的前沿进展

推荐系统与深度学习的前沿进展

1. 混合推荐系统

不同的推荐系统方法存在不足,单独使用某些策略可能有局限性。混合推荐系统是一种先进的设计,它利用不同的可用更新记录源,能产生强大的推导结果。

1.1 混合推荐系统的类型

混合推荐系统主要有并行和串行两种设计:
- 并行设计 :将输入数据提供给多个推荐系统,然后将这些系统的输出结果进行融合,生成一个最终的推荐结果。
- 串行设计 :将数据依次输入到多个推荐系统中,前一个系统的输出作为后一个系统的输入。

1.2 混合推荐系统的优缺点
  • 优点
    • 结合不同的设计,相互弥补缺点。
    • 减少单个模型的不足,生成更可靠的推荐。
    • 为现代用户提供更强大和个性化的规则。
  • 缺点
    • 计算复杂度高,需要大量的评分数据集和各种特征。
    • 缺乏相关指标(如用户参与度、评分等)时,难以重新训练和提供新的推荐。
1.3 应用案例

Netflix 采用了混合推荐工具,它结合了协同过滤(根据观看和搜索相似风格的现代用户进行推荐)和基于内容(根据用户对具有相似特征的电影的评分进行推荐)两种方法。

2. 开发推荐系统的策略

开发协同过滤系统有两种方法:全连接神经网络和 Item2vec。

2.1 全连接神经网络

一种常见的方法是矩阵分解。目标是完成用户设备交互矩阵(设为 RRR)中的未知项。通过神经网络找到矩阵 UUU 和 III,使得 U×IU 近似等于 RRR 中已知的元素,进而得到 RRR 中未知元素的值用于生成推荐。
具体步骤如下:
1. 将每个用户和对象分别映射到维度为 MMM 和 NNN 的向量,即嵌入(embeddings),初始值随机设定。
2. 对于每个用户 - 对象关联 (u,x),将用户 u 和对象 x 的嵌入向量连接成一个向量。
3. 已知该用户 - 对象交互的值,约束神经网络对该向量的输出为该值。
4. 神经网络使用反向传播调整权重和嵌入,使输出符合预期。

这种方法的一个有趣结果是嵌入通常包含特定的语义信息,有助于理解用户行为。

例如,假设“用户矩阵”和“物品矩阵”是随机设定的嵌入,对于 (A,X) 关联,将向量 [1.2,0.8,1.2,0.6] 输入神经网络,并要求其输出为 4.5,可使用均方误差(MSE)作为损失函数。

2.2 Item2vec

Item2vec 采用与 Word2vec 相同的方法来寻找物品的嵌入。它利用商店购买订单作为逻辑事实,即相似事件下购买的物品相似,在嵌入空间中具有相似的表示。
该方法不直接涉及用户,但在揭示用户对特定物品的选择偏好时非常有用。不过,它需要大量的见解来生成精确的嵌入。例如,在 Item2vec 论文中使用的数据集,一个有 900 万次交互、73.2 万用户和 4.9 万物品,另一个有 37.9 万次交互、1706 个物品且无用户记录。

3. 推荐系统的评估指标

为了评估推荐系统的性能,有以下几个重要的指标:
- 推断平均准确率@k :表示推荐的物品列表的相关性,即前 k 个推荐物品中合适物品的比例。
- 覆盖率 :指训练数据中能够在测试集中被推荐的物品比例,即推荐系统能够预测的范围。
- 个性化程度 :模型为特定用户推荐的独特物品数量,反映了不同用户记录和推荐之间的差异。
- 列表内相似度 :推荐列表中所有物品的平均余弦相似度。

4. 推荐系统的 Python 实现

以下是电影推荐系统的 Python 实现示例:

import pandas as pd
Column_names=['user_id','item_id','rating','timestamp']
path='https://media.geeksforgeeks.org/wp-content/uploads/file.tsv'
df=pd.read_csv(path,sep='\t',names=column_names)
df.head()
movie_titles=pd.read_csv('https://media.geeksforgeeks.org/wp-content/uploads/file.tsv')
movie_titles.head()
data=pd.merge(df,movie_titles,on='item_id')
data.head()
# 计算所有电影的平均评分
data.groupby('title')['rating'].mean().sort_values(ascending=False).head()
# 计算所有电影的评分数量
data.groupby('title')['rating'].count().sort_values(ascending=False).head()
# 创建包含评分和评分数量的数据框
ratings=pd.DataFrame(data.groupby('title')['rating'].mean())
ratings['num of ratings']=pd.DataFrame(data.groupby('title')['rating'].count())
ratings.head()
5. 使用 Marvsel 强制推荐结构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示例,展示如何下载数据集、将其分成四折进行交叉验证,并处理 SVD 算法以推断平均误差(MAE)和均方根误差(RMSE):

!pip install surprise
from surprise import SVD
from surprise import Dataset
from surprise.model_selection import cross_validate
data=Dataset.load_builtin('ml-100k')
algo=SVD()
# 训练和验证
cross_validate(algo,data,measures=['RMSE','MAE'],cv=5,verbose=True)
6. 深度学习概述

深度学习是利用多层神经元从输入数据中不断提取更高级特征的过程。人工神经网络(ANNs)试图模仿人类大脑的工作方式,深度学习通过增加隐藏层提高神经网络的整体性能。它在计算机视觉(如识别图片中的物体、样式等)和自然语言处理(NLP)等任务中取得了出色的成果。

7. 深度学习面临的挑战
7.1 无监督学习

深度学习模型对数据的需求极高,需要大量的信息才能达到最佳性能。但获取大量有组织的数据并不容易,很多情况下数据是未整理的,无法用于监督学习策略的训练。

7.2 处理训练分布之外的数据

数据是动态变化的,受时间、地区等多种因素影响。而机器学习模型(包括深度学习)是基于特定的训练数据集构建的,当输入数据与训练数据的分布不同时,模型的性能会下降。未来深度学习需要克服这一挑战,在处理与训练数据不完全匹配的数据时仍能表现良好。

7.3 整合可信度

将基于规则的绝对信息整合到模型中,使模型能够应用合理的框架并进行连续的思考来形式化信息。但目前机器学习算法通常不将规则集整合到其解决方案中,预定义的规则集应有助于深度学习模型的思考,并与基于“从数据中学习”的方法保持一致。

7.4 减少数据需求并提高性能

深度学习的成功在于能够包含多个层,尝试各种线性和非线性参数组合。但层数增加会导致模型复杂度提高,需要更多的数据进行有效表征。当数据量小于神经网络的复杂度时,需要采用迁移学习等替代方法。此外,大型深度学习模型不仅需要大量数据进行训练,还需要大量的计算资源和时间。未来的发展应致力于提高训练效率和降低成本。

8. 深度学习的升级
8.1 GrowNet

GrowNet 将梯度提升应用于浅层神经网络,在排序、回归和定位任务中取得了先进的结果。梯度提升近年来非常流行,其思想是通过一系列弱(简单)学习器,每个学习器纠正前一个学习器的错误。
例如,一个优秀的三模型梯度提升集成可能如下:
1. 模型 1 预测为 0.724,当前预测为 0.724。
2. 模型 2 预测为 0.454,最新预测为 0.724 + 0.454 = 1.178。
3. 模型 3 预测为 0.178,当前预测为 1.178 - 0.178 = 1.000。

每个模型在之前模型的残差上进行训练,尽管每个模型可能较弱,但整个集成可以形成出色的多层结构。GrowNet 集成由多个模型组成,每个模型处理独特的特征和前一个模型的预测结果,所有模型的预测结果相加得到最终结果。每个模型可以简单到只有一个隐藏层。GrowNet 易于调整,计算成本和训练时间较低,在多个数据集的回归、分类和定位任务中优于深度神经网络。

8.2 TabNet

TabNet 是一种用于平面数据的深度学习模型,旨在处理分层关系并借鉴决策树的思想。它在一些真实世界的平面数据集上取得了先进的结果。
神经网络在展示平面数据时容易过拟合,而决策树模型(如 XGBoost 或 AdaBoost)虽然能将特征空间划分为简单的对立平面,但也存在过拟合问题。对于许多真实世界的数据集,决策树模型不够充分,而神经网络又过于复杂。TabNet 由 Google 专家开发,基于基本的神经网络架构,像复杂的决策树一样做出决策。
TabNet 的训练分为两个阶段:
1. 无监督预训练阶段 :模型学习预测数据中隐藏的特征。
2. 监督微调阶段 :将决策层添加到预训练的编码器上进行微调。

TabNet 使用注意力机制,能够选择要关注的特征,从而对真实数据中常见的分层结构形成强大的表示。它的输入数据无需特殊处理,在数据科学家中越来越受欢迎,许多顶级 Kaggle 竞赛的参赛者将其纳入解决方案中。它还提供了简单易用的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I),展示了深度神经网络在处理非特定集中数据方面的潜力。

综上所述,推荐系统和深度学习在不断发展和改进,新的方法和技术不断涌现,为各个领域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和机遇。无论是推荐系统的个性化推荐,还是深度学习在复杂任务中的出色表现,都将在未来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推荐系统与深度学习的前沿进展(下半部分)

9. 推荐系统与深度学习的关联及应用场景拓展

推荐系统和深度学习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深度学习的强大特征提取能力可以为推荐系统提供更精准的用户和物品表示,从而提升推荐的质量。而推荐系统的应用场景也为深度学习提供了丰富的实践土壤,促进了深度学习技术的不断发展。

在电商领域,推荐系统可以利用深度学习对用户的浏览历史、购买记录等数据进行分析,提取用户的兴趣特征,为用户推荐符合其需求的商品。例如,通过深度学习模型对商品的图片、描述等信息进行处理,挖掘商品的潜在特征,结合用户的行为数据,实现更个性化的商品推荐。

在媒体娱乐领域,如音乐、视频平台,推荐系统借助深度学习对用户的听歌、观影习惯进行建模,预测用户可能喜欢的音乐或视频内容。同时,深度学习还可以用于内容的生成和优化,为用户提供更丰富的娱乐体验。

10. 未来发展趋势展望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推荐系统和深度学习将朝着以下几个方向发展:

10.1 多模态融合

未来的推荐系统将不仅仅依赖于单一类型的数据,而是会融合多种模态的数据,如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例如,在电影推荐中,除了考虑用户对电影剧情的偏好,还可以结合电影的海报、预告片等视觉和听觉信息,提供更全面、准确的推荐。深度学习在处理多模态数据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通过构建多模态的神经网络模型,可以更好地捕捉不同模态数据之间的关联和互补信息。

10.2 强化学习的应用

强化学习可以使推荐系统在与用户的交互过程中不断学习和优化推荐策略。通过设置合适的奖励机制,推荐系统可以根据用户的反馈动态调整推荐内容,以最大化用户的满意度。例如,在在线广告推荐中,强化学习可以根据用户的点击、购买等行为实时调整广告的展示策略,提高广告的转化率。

10.3 隐私保护与安全

随着数据隐私和安全问题日益受到关注,未来的推荐系统和深度学习模型将更加注重用户数据的保护。采用差分隐私、同态加密等技术,在保证推荐效果的同时,确保用户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性。例如,在联邦学习的框架下,多个参与方可以在不共享原始数据的情况下共同训练深度学习模型,实现数据的“可用不可见”。

10.4 可解释性增强

深度学习模型通常被视为“黑盒”,其决策过程难以解释。未来的研究将致力于提高推荐系统和深度学习模型的可解释性,让用户和开发者能够理解模型的决策依据。例如,通过引入注意力机制、特征重要性分析等方法,解释模型是如何根据输入数据生成推荐结果的,增强用户对推荐系统的信任。

11. 总结与建议

推荐系统和深度学习在当今的信息时代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推荐系统通过个性化的推荐服务,为用户提供了更便捷、高效的信息获取方式,同时也为企业带来了更多的商业机会。深度学习作为一种强大的机器学习技术,为推荐系统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推动了推荐系统的不断创新和优化。

对于开发者和研究者来说,在实际应用中可以结合不同的推荐方法和深度学习技术,根据具体的业务场景和数据特点选择合适的模型和算法。同时,要关注技术的发展趋势,不断探索新的应用场景和解决方案。

对于企业来说,应重视推荐系统和深度学习的应用,加大在技术研发和数据积累方面的投入。通过建立完善的推荐系统,提高用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期待推荐系统和深度学习能够在更多的领域发挥作用,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更多的便利和价值。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 mermaid 流程图,展示了推荐系统和深度学习的结合应用流程:

graph LR
    A[数据收集] --> B[数据预处理]
    B --> C[深度学习特征提取]
    C --> D[推荐模型训练]
    D --> E[推荐结果生成]
    E --> F[用户反馈]
    F --> B

这个流程图展示了从数据收集到推荐结果生成的整个过程,并且通过用户反馈形成了一个闭环,不断优化推荐系统的性能。

总之,推荐系统和深度学习的发展前景广阔,我们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以适应不断变化的需求和挑战。无论是在学术研究还是实际应用中,都应该积极拥抱新技术,推动这两个领域的持续发展。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