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化学放电加工过程性能分析与焊接工艺对Hardox 400钢焊接接头力学性能的影响
电化学放电加工过程实验
-
材料与方法 :
- 选用钠钙玻璃进行微孔加工,工具电极采用不锈钢。在实验室设计并制造了“内部”实验装置,电解质槽由非反应性聚碳酸酯材料制成,填充NaOH水溶液。
-
使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作为表面活性剂,设置三种不同浓度,包括临界胶束浓度(CMC)。关键参数如下表所示:
| 常数参数 | 详情 |
| — | — |
| 工件材料 | 钠钙玻璃 |
| 施加电压 | 45 V |
| 工具电极 | 不锈钢 |
| 电解质 | NaOH |
| 工具直径 | 500 µm |
| 电解质液位 | 约1 mm |
| 电解质浓度 | 20% wt/v |
| 电极间距 | 30 cm |
| 可变参数 | 表面活性剂浓度(0.02 wt%、0.036 wt% (CMC)、0.04 wt%),加工时间 = 1 min | -
实验采用一次改变一个因素(OFAT)的方法,即改变一个参数,其他参数保持固定。研究还进一步基于有限元模型(FEM)开发瞬态热模型,以模拟非导电工件材料在ECDM过程中的材料去除率(MRR)结果,并与先前关于表面活性剂混合电解质在ECDM过程中的报道结果进行比较。
- 使用两种不同的表面活性剂,即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和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来模拟加工过程,分析材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43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