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程语言编译、解释与中间语言详解
1. 编译型语言
编译是将源代码转换为系统可运行的机器代码的过程。我们以 C 语言为例,来详细解释这个过程。C 语言诞生于 20 世纪 60 年代末,与 Unix 操作系统一同发展,如今许多编程语言,如 Perl、Python、C++、C#、Java 和 Swift 等,在语法构建上都源于 C 语言的基础。C 语言是最常见的编译型语言之一。
编译过程涉及以下几个软件组件:
- 预处理器 :遍历所有源代码,并根据代码中的指令进行替换操作。
- 编译器 :检查源代码的语法,若有错误会指出需要修正的位置。无错误后,编译器输出目标代码。
- 链接器 :将所有可能的目标文件组合成一个可执行文件,同时引入外部库函数。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 C 语言程序示例:
#include <stdio.h>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int x = 10;
printf("Hello, Wubble!");
return 0;
}
这个程序是经典“Hello, World”程序的变体。程序通常采用模块化编写,这样可以将功能拆分成更小的部分,使程序更易理解和维护,同时也便于代码复用。
程序的第一行 #include <stdio.h> 是代码复用的示例,预处理器会将 #includ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319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