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具身智能体的机器人系统设计方法解析
1. 智能体类型与机器人系统分类
智能体的一般结构包含四个不同组件:C(控制系统)、R(感受器)、E(效应器)和 T(智能体间通信资源)。其中,控制系统是智能体存在的必要条件,其他三个组件则是可选的。基于这些组件的组合,可区分出八种智能体类型,具体如下表所示:
| 类型 | 标准功能 | 组成 |
| — | — | — |
| C | 僵尸智能体 | C, •, •, • |
| CE | 盲智能体 | C, E, •, • |
| CR | 监测智能体 | C, •, R, • |
| CT | 计算智能体 | C, •, •, T |
| CER | 自主智能体 | C, E, R, • |
| CRT | 远程传感器智能体 | C, •, R, T |
| CET | 远程操作智能体 | C, E, •, T |
| CERT | 具身智能体 | C, E, R, T |
不同类型的智能体具有不同的特点和用途:
- C 型智能体 :是纯粹的计算实体,无法访问环境,也不与其他智能体接触,几乎没有实际用途,就像“僵尸”一样。
- CE 型智能体 :能够影响环境,但无法从环境中获取信息,例如定位器会盲目重复预先编程的动作。
- CR 型智能体 :仅监测环境状态,却不能将收集到的信息传达给其他智能体,类似于飞机上的黑匣子。
- CT 型智能体 :非常有用,它可以为其他智能体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6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