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Fi网络安全攻防全解析
一、WiFi网络基础与监测模式
在企业环境中,可能存在多个共享相同服务集标识符(SSID)的接入点(AP)。对无线网络的攻击通常针对单个AP设备或无线电,但如果攻击成功,无论针对哪个AP,最终都能进入企业网络。
客户端认证并关联到AP后,便开始与AP通信。即便同一无线网络中的设备相互通信,所有通信也需通过AP,而非直接的点对点通信。
在进行网络测试时,常需将网络接口设置为混杂模式,以确保所有流量都能通过网络接口传递到操作系统。对于WiFi,还需关注监测模式。监测模式可使WiFi接口除了发送常规消息外,还能发送无线电流量,这样就能看到信标消息以及客户端与AP进行关联和认证的消息,这些都是通常在无线电层面发生且不易看到的802.11协议消息。若使用的工具未自动开启监测模式,可使用命令 airmon_ng start wlan0 (假设接口名为wlan0)来开启。部分工具会自动处理监测模式的设置。
二、识别无线网络
为方便系统连接网络,SSID通常会被广播。这虽避免了用户手动添加无线网络,但也让攻击者能轻松识别附近的无线网络。攻击者只需尝试连接无线网络,就能获取可用网络列表。此外,攻击者还可能通过移动设备识别特定区域内的无线网络,这种行为被称为“战争驾驶”。
不过,仅通过上述方式获取的列表通常只有SSID信息。为获取更有用的信息,可使用Kismet等工具。其中,基站集标识符(BSSID)是一项重要信息,它与SSID不同,外观类似MAC地址。由于一个SSID可用于多个接入点,仅靠SSID无法确定客户端与哪个AP通信,因此BSSID是必要的。
在使用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