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方法及其在基础设施管理中的应用
1. 数据分类与预处理
在数据分析中,准确分类数据至关重要。从结果来看,若某样本在类别 1、2、4、5 的概率为零,那么极有可能该样本属于类别 3。
在创建频率表之前,需将数值变量进行转换。对于正态分布,可采用含两个参数(均值和标准差)的概率密度函数来替代数值变量分布。相关公式如下:
- 均值:$\mu = \frac{1}{n} \sum_{i = 1}^{n} x_{i}$
- 标准差:$\sigma = \sqrt{\frac{1}{n - 1} \sum_{i = 1}^{n} (x_{i} - \mu)^{2}}$
- 概率密度函数:$f(x) = \frac{1}{\sqrt{2\pi}\sigma} e^{-\frac{(x - \mu)^{2}}{2\sigma^{2}}}$
其中,$\mu$ 为均值,$\sigma$ 为标准差,$F(x)$ 为正态分布。
另一种选择主要属性和通用类别的方法是获取 Kononenko 信息,即各属性提供信息的总和,这能解释预测值对类别概率的影响。公式为:$\log_{2}P(c|x) - \log_{2}P(c)$,其中 $P(c|x)$ 是给定预测器(特征)时类(目标)的后验概率,$P(c)$ 是类的先验概率。通过绘制图表,可展示每个预测器的影响,图表中线条长度与优势比范围相关,能体现预测器的重要性及预测值的影响。
2. 决策树方法
决策树理论是分类器中广泛应用的方法,基于信息增益。它将大型数据集分解为较小子集和根,以树结构展示分类或回归模型,最终形成包含决策节点和叶节点的树。决策节点(如 TYPE)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5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