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FPGA的3D混沌发生器硬件实现与性能分析
在嵌入式系统的数据加密和安全通信领域,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技术的进步推动了可重构逻辑的发展,如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芯片。其逻辑容量、性能和普及程度都得到了快速提升。本文将探讨基于微分方程数值求解的3D混沌发生器的数字硬件实现架构。
1. 基于数值求解的3D混沌系统数字实现
为求解3D微分方程,可采用著名的四阶龙格 - 库塔数值求解方法(RK - 4),该方法能更精确地估计解。考虑以下一阶非线性微分方程组,它可表示一个3D混沌系统:
(\begin{cases}
\frac{dx}{dt}=F(x,y,z)\
\frac{dy}{dt}=G(x,y,z)\
\frac{dz}{dt}=Q(x,y,z)
\end{cases})
其中(x(t_0)=x_0),(y(t_0)=y_0),(z(t_0)=z_0),且(F)、(G)、(Q)为非线性函数。RK - 4方法使用多个中间点,从初始值((x_0,y_0,z_0))和步长(h)计算下一个值((x_{n + 1},y_{n + 1},z_{n + 1})),具体公式如下:
(x_{n + 1}=x_n+\frac{h}{6}(k_0 + 2k_1 + 2k_2 + k_3))
(y_{n + 1}=y_n+\frac{h}{6}(m_0 + 2m_1 + 2m_2 + m_3))
(z_{n + 1}=z_n+\frac{h}{6}(n_0 + 2n_1 + 2n_2 + n_3))
在初始时刻(t_0):
(k_0 = F(x_n,t_n))
(m_0 = G(y_n,t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511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