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DTM:分层存储系统中的块级数据迁移策略
1. 核心概念与阈值设定
在分层存储系统中,D 值 δ 是预期时间成本和系统迁移带宽的函数,即 δ →f(g(Bi), E(t))。其中 E(t) 是数据迁移的时间成本函数,g(Bi) 代表迁移速度,Bi 是数据迁移带宽。
系统稳定性判定与阈值设定密切相关:
- 当时间 t 时,高存储的数据大小 βh(t) 不大于 β0h 时,系统可视为稳定。β0h = βT × HC,βT 是存储设备的总数据大小(CT > βT)。
- 高存储的极限高阈值为 βmaxh = Kβ0h,其中 K = min(γ, 0.5 + 0.5Ch/β0h),γ 是高存储在提供与低存储相同 QoS 时,实际数据容量使用率 H′C 与原始 HC 的比值。当该比值远大于 2 时,应使用能达到 β0h 和 Ch 右中点的比值。
- 高性能存储的基础低阈值 α0h = β0h - δ,极限低阈值为 αminh = α0h × LC。低性能存储的 4 个阈值可通过类似方法推导得出,同时定义了 δ′ = δ × Cl/Ch 和 K′ = min(γ′, 0.5 + 0.5Cl/β0l)。
2. 迁移条件与流程
FDTM 为高存储和低存储都设置了向上迁移和向下迁移条件:
- 向上迁移 :指数据从低存储迁移到高存储,可由低存储的实际数据大小超过其基础高阈值 β0l 被动触发,或由高存储的实际数据大小低于其基础低阈值 α0h 主动触发。
- 向下迁移 :指数据从高存储迁移到低存储,可由高存储的实际数据大小超过 β0h 触发,或由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28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