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环境数据分析中的概率密度函数与最小二乘法应用

概率密度与最小二乘法在环境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环境数据分析中的概率密度函数与最小二乘法应用

1. 概率密度函数的乘积性质

在概率分析中,我们可以通过将差异吸收到归一化中消除不一致性。在归一化因子的作用下,两个正态概率密度函数的乘积仍是正态概率密度函数,即 $p_c(m) = p_a(m)p_b(m)$。

在不相关且方差相等的情况下,有如下规则:
- $\sigma^{-2}_c = \sigma^{-2}_a + \sigma^{-2}_b$
- $\mu_c = (\sigma^{-2}_a + \sigma^{-2}_b)^{-1}(\sigma^{-2}_a \mu_a + \sigma^{-2}_b \mu_b)$

若其中一个分量概率密度函数(如 $p_a(m)$)不包含信息(即 $C_a^{-1} \to 0$),那么这种乘法对协方差矩阵和均值没有影响,即 $C_c^{-1} = C_b^{-1}$ 且 $\mu_c = \mu_b$。当 $p_a(m)$ 和 $p_b(m)$ 都包含信息时,乘积的协方差通常小于任一概率密度函数的协方差,均值 $\mu_c$ 位于连接 $\mu_a$ 和 $\mu_b$ 的直线上。

2. 广义最小二乘法

广义最小二乘法旨在结合先验信息和观测数据来估计模型参数。通过求下式的众数来推导模型参数的估计值:
$p(m|d) \propto \exp\left{-\frac{1}{2} E_T(m)\right}$
其中 $E_T(m) = E_p(m) + E(m) = (Hm - \mu_h)^T[C_h]^{-1}(Hm - \mu_h) + (Gm - d)^T[C_d]^{-1}(Gm - d)$

【电能质量扰动】基于ML和DWT的电能质量扰动分类方法研究(Matlab实现)内容概要:本文研究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ML)和离散小波变换(DWT)的电能质量扰动分类方法,并提供了Matlab实现方案。首先利用DWT对电能质量信号进行多尺度分解,提取信号的时频域特征,有效捕捉电压暂降、暂升、中断、谐波、闪变等常见扰动的关键信息;随后结合机器学习分类器(如SVM、BP神经网络等)对提取的特征进行训练分类,实现对不同类型扰动的自动识别准确区分。该方法充分发挥DWT在信号去噪特征提取方面的优势,结合ML强大的模式识别能力,提升了分类精度鲁棒性,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适合人群:电气工程、自动化、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等相关专业的研究生、科研人员及从事电能质量监测分析的工程技术人员;具备一定的信号处理基础和Matlab编程能力者更佳。;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应用于智能电网中的电能质量在线监测系统,实现扰动类型的自动识别;②作为高校或科研机构在信号处理、模式识别、电力系统分析等课程的教学案例或科研实验平台;③目标是提高电能质量扰动分类的准确性效率,为后续的电能治理设备保护提供决策依据。; 阅读建议:建议读者结合Matlab代码深入理解DWT的实现过程特征提取步骤,重点关注小波基选择、分解层数设定及特征向量构造对分类性能的影响,并尝试对比不同机器学习模型的分类效果,以全面掌握该方法的核心技术要点。
### 带有概率密度估计的最小二乘法 #### 最小二乘法的概率解释 在机器学习中,最小二乘法可以通过概率密度函数的角度来理解。假设目标变量 $ 和输入特征 $\mathbf{x}_i$ 之间的关系可以用线性模型表示: \[ y_i = \mathbf{w}^\top\mathbf{x}_i + \epsilon_i, \] 其中 $\epsilon_i$ 是独立同分布 (iid) 的高斯噪声项,均值为0,方差为$\sigma^2$[^1]。 因此,对于给定的 $\mathbf{x}_i$, 目标变量 $ 可视为来自正态分布: \[ p(y_i|\mathbf{x}_i; \mathbf{w}) = N(\mathbf{w}^\top\mathbf{x}_i,\sigma^2). \] 此表达式描述了当权重向量 $\mathbf{w}$ 给定时,观测到特定输出 $y_i$ 的概率密度。 #### 参数估计 为了找到最佳拟合直线(即最优参数集),可以从最大似然原理出发。考虑整个训练集中所有样本点 $(\mathbf{x}_i,y_i)$ 联合发生的可能性,则联合概率可写成各个条件概率相乘的形式。由于各误差项相互独立,所以总体对数似然函数可以写作: \[ L(\mathbf{w};D)=\sum_{i=1}^{N}\log(p(y_i|\mathbf{x}_i;\mathbf{w}))=-\frac{N}{2}\log(2\pi)-\frac{N}{2}\log(\sigma^2)-\frac{\sum_{i}(y_i-\mathbf{w}^\top\mathbf{x}_i)^2}{2\sigma^2}. \] 最大化上述对数似然等价于最小化残差平方和 SSE=$\sum_{i}(y_i-\mathbf{w}^\top\mathbf{x}_i)^2$. 这正是标准形式下的最小二乘解所追求的目标[^3]. #### Python 实现示例 下面给出一段简单的Python代码片段展示如何基于scikit-learn库实现带概率密度估计的一元线性回归分析: ```python import numpy as np from sklearn.linear_model import LinearRegression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 创建模拟数据集 np.random.seed(42) X = 2 * np.random.rand(100, 1) y = 4 + 3 * X + np.random.randn(100, 1) # 训练线性回归模型 lin_reg = LinearRegression() lin_reg.fit(X, y) # 预测并绘制结果图 plt.scatter(X, y, color='blue') plt.plot(X, lin_reg.predict(X), color='red', linewidth=2) plt.show() print(f'Estimated intercept and slope: {lin_reg.intercept_}, {lin_reg.coef_[0]}') # 输出预测值及其对应的95%置信区间 mean_y_pred = lin_reg.predict(X) std_deviation = np.std((y-mean_y_pred)**2) confidence_interval = mean_y_pred + 1.96*std_deviation*np.sqrt(1/len(X)+ (X-np.mean(X))**2 / ((len(X)-1)*np.var(X))) lower_bound = mean_y_pred - confidence_interval upper_bound = mean_y_pred + confidence_interval plt.fill_between(np.squeeze(X), lower_bound.flatten(), upper_bound.flatten(), alpha=.5, label="Confidence Interval") plt.legend(loc="best"); ``` 这段程序不仅实现了基本的线性回归建模过程,还计算出了预测值周围的95%置信区间的上下限,并将其可视化出来。
评论
成就一亿技术人!
拼手气红包6.0元
还能输入1000个字符  | 博主筛选后可见
 
红包 添加红包
表情包 插入表情
 条评论被折叠 查看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