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
定义:
计算机网络是一组自治计算机互联的集合
功能:
资源共享、分布式处理与负载均衡、综合信息服务
分类:
LAN: 局域网,个人自行建设的内部网络。
MAN: 城域网,由运营商或大型企业建设,城市范围的网络。
WAN: 广域网,由运营商建设,(骨干网)连接全国各个城域网的网络。
网络拓扑
定义:
网络设备的连接排序方式
分类:
总线型:共享一条公共线路;传输效率低,发生中断将影响整个相关网络的设备。
环形:共享一根;性能稍微优于总线。
星型:其他节点与中心节点相连;其他线路对整个网络影响小;中心节点故障会导致网络中断。
树型:星型的进一步发散;结构简单,成本低;中央节点压力大,不可靠。
网状:节点之间有多条线路可达;可靠性高;组网成本高,维护管理复杂。(环路)
网络性能指标
带宽:单位时间内能够传输的数据总量,单位:bps。
1G=1024M,1M=1024K,1K=1024b,1Byte=8bit
延迟:一个节点到另一个节点的时间,单位:ms。
协议和标准
协议:数据通讯双方共同遵守的通讯规则
标准:公认的,所有厂商所共同遵守的协议规则
标准化组织:制定定义国际公认参考标准的组织团体。(ISO、IEEE...)
OSI参考模型
应表会传网数物
概念:
定义了网络中设备所遵守的层次结构
优点:
开放的标准化接口,协议不再封闭
多厂商设备兼容
容易学习理解
模块化
故障排除
分层:
物理层:定义物理参数和标准(通信工程)
数据链路层:帧、MAC地址寻址 <交换机>
网络层:IP地址寻址(范围)、路由(路径选择)<路由器>
传输层:<控制设备>
(分时隙机制)
数据分段、建立端到端连接(端口用于同一台计算机上的不同应用程序)、维护传输可靠性
TCP:可靠
UDP:不可靠
会话层:建立、维护、拆除应用程序间的会话;区分访问者
表示层:二进制数字——>定义数据格式、结构:数据加密、压缩
应用层:为应用程序进程提供网络服务,对接人
问题:
划分层数过多,会话层、表示层存在的意义不大
IP协议成为事实的网络层唯一协议(对不同协议的兼容失去意义,仅一种网络地址协议)
TCP/IP模型
4层:网络接口层、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
5层: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 <事实标准>
注:功能不变
数据封装和解封装
定义:
封装:在原始数据的基础上加入一些额外信息形成新的格式
解封装:拆除掉封装的额外信息,还原成原始数据
数据报文:
物理:比特流
数据:数据帧
网络:数据包
传输:数据段
应用:数据
数据封装和解封装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