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ljslmz
网络技术联盟站是一个涵盖网络技术、网络安全、云计算、大数据、数据库、运维、弱电、前后端开发等多领域技术的平台,旨在分享优质干货,创造有内容、有深度的交流空间。为技术人员提供学习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提升专业技能,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展开
专栏收录文章
- 默认排序
- 最新发布
- 最早发布
- 最多阅读
- 最少阅读
-
全球 11 家类似思科的网络公司有哪些?
作为网络设备领域的领军企业,思科系统公司(Cisco Systems)以其路由器、交换机、安全解决方案和云网络服务闻名于世。思科成立于1984年,总部位于美国加州圣何塞,已发展成为市值超过2000亿美元的科技巨头,其产品广泛应用于企业、数据中心和电信领域。随着5G、AI、云计算和边缘计算的快速发展,网络行业竞争日益激烈。本文将介绍全球11家类似思科的网络公司,这些公司在硬件、软件和服务方面与思科直接竞争或互补。原创 2025-11-24 15:02:05 · 11 阅读 · 0 评论 -
网线的长度和弯曲程度是如何影响网络性能?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个看似简单却常常被忽略的话题:网线的长度和弯曲程度如何影响网络性能。我见过无数网络故障的“元凶”藏在这些不起眼的细节里,为什么你的局域网突然卡顿?为什么数据传输速度达不到预期?往往不是路由器或交换机的问题,而是那根默默无闻的网线在作祟。要理解长度和弯曲对网络性能的影响,首先得搞清楚网线是什么。网线,全称以太网电缆(Ethernet Cable),是局域网(LAN)中最常见的传输介质。原创 2025-11-23 17:23:16 · 124 阅读 · 0 评论 -
你知道一台路由器到底能扛住多大的压力吗?
在P2P下载时代,它为什么会突然“罢工”?大家好,我是你们的网络老司机。一台看似小小的家用路由器,到底能承受多大的压力?它不是无限的“超级英雄”,而是一个有血有肉(有CPU、有内存、有NAT表)的凡人。今天我们用真实数据、底层原理和极限测试来扒一扒它的“命门”。很多人以为路由器卡顿是因为带宽不够,其实在大多数家庭场景下,真正把路由器干趴下的罪魁祸首是什么叫并发连接数?简单说:每当你打开一个网页、刷一条短视频、下载一个种子里的一个小文件,路由器都要在它的NAT表里记一笔“谁和谁在通信”。原创 2025-11-22 23:24:34 · 352 阅读 · 0 评论 -
99%网络工程师都在用的 Show 命令宝典
任何接口问题,先敲 show ip int brief 找黄灯/红灯接口,再针对性敲 show int x/x 看是物理层(CRC、input error)还是协议层(line protocol down)。这三条命令走完,基本能定位是路由问题还是转发问题。show 命令使用心法。原创 2025-11-22 21:57:51 · 431 阅读 · 0 评论 -
2025年企业如何构建“零信任”堡垒,彻底阻断横向移动与数据泄露
在2025年,企业内网不再是安全的“城堡内部”。一旦攻击者突破外围防火墙,就能像在自家后院一样自由横向移动,窃取数据、植入勒索软件,甚至瘫痪整个业务系统。2024年全球平均数据泄露成本已超过450万美元,而中国企业面临的APT攻击、供应链入侵和内部威胁更是呈指数级增长。传统“边界防护”模式彻底失效:远程办公、云服务、多端接入、AI驱动的钓鱼,让“内网=可信”成为致命幻觉。Gartner预测,到2025年底,超过70%的大型企业将全面转向。原创 2025-11-21 09:07:16 · 133 阅读 · 0 评论 -
光猫无法上网,但IPTV正常,这是什么情况?
作为一名网络工程师,你是否曾在用户投诉中遇到这种诡异场景:光猫灯亮、IPTV直播流畅如丝,却上网Ping不通,浏览器白屏,APP卡死?“光猫无法上网,但IPTV正常”——这不是设备全挂,而是典型的分层故障:数据业务(上网)瘫痪,视频业务(IPTV)独善其身。表面看是“光纤断裂”或“DHCP服务器罢工”,实则源于FTTH(Fiber to the Home)架构的精妙隔离:VLAN标签、端口绑定和协议栈的“隐形防火墙”。原创 2025-11-19 16:35:24 · 146 阅读 · 0 评论 -
RAID 到底救了谁?从磁盘到阵列:一次读懂 RAID 技术的前世今生
如果你把磁盘看作一个城市里的小房子,RAID 就像是把房子连成社区、搭成网络,让它们协同、抗风险。这条“社区化”之路,就是 RAID 的力量所在。原创 2025-11-18 09:06:55 · 342 阅读 · 0 评论 -
光猫的千兆口和IPTV口同时并入同一交换机,为啥会引发广播风暴
作为一名网络工程师,你是否曾在深夜调试家庭或企业网络时,面对光猫(ONT/Optical Network Terminal)的千兆LAN口和IPTV专用口,试图将它们同时接入一台交换机?起初,一切看似顺畅:LED灯闪烁,Ping通,视频缓冲。但几分钟后,灾难降临——上网卡顿、IPTV直播黑屏、交换机端口洪泛告警,甚至整个子网瘫痪。这不是设备故障,而是经典的“端口冲突”陷阱。原创 2025-11-17 09:55:41 · 226 阅读 · 0 评论 -
一次搞懂 OSPF 9 大 LSA 类型
在所有动态路由协议里,OSPF 一直被认为是“学得越多坑越多”。原因不是在于算法,而是在于。OSPF 自称“链路状态协议”,但很多工程师看着 Wireshark 里一堆的 LSA Type 1、Type 2、Type 5、Type 7……脑子里只有一句话:“我是谁?我在哪?为什么这么多类型?理解 LSA,就理解了 OSPF 50% 的精髓。原创 2025-11-17 09:54:32 · 266 阅读 · 0 评论 -
10BASE-T、100BASE-T、1000BASE-T,到底差在哪?
在网络世界里,**“速度”**是永恒的主题。无论是家庭宽带,还是企业数据中心,背后都有一根根以太网线在默默传输数据。我们常听到网络设备标着,或者写着。这到底代表什么?为什么有的交换机卖几百块,有的却要上千?其实,这类命名是有规律的,拆开看就很清晰:也就是说,这三者的最大区别就是——。但不同速率背后,也意味着信号编码、双绞线类别、硬件要求等都不同。原创 2025-11-16 09:38:14 · 309 阅读 · 0 评论 -
网线六种颜色是怎么排序的?
作为一名网络工程师,你是否曾自信满满地拿起一把剥线钳,准备接一条Cat6网线?“接网线谁都会!”——这是办公室里的常见调侃。但当你面对那六种颜色的双绞线——橙、绿、蓝、棕,外加白色的“搭档”时,脑中是否闪过一丝犹豫?白橙还是白绿先来?T568A还是T568B?一不小心,线序错了,轻则信号衰减,重则整个链路瘫痪,丢包率飙升,VoIP通话卡顿,视频会议黑屏。网线接法并非儿戏。它源于ANSI/TIA/EIA-568标准的严谨规范,承载着从10BASE-T到10GBASE-T的以太网演进。原创 2025-11-16 09:37:09 · 211 阅读 · 0 评论 -
网线不能超过100米,那运营商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呢?
在网络工程师的日常工作中,“网线不能超过100米”几乎是铁律。这不仅仅是一条经验之谈,更是IEEE 802.3以太网标准的核心规范。对于使用铜缆(如Cat5e或Cat6)的局域网(LAN),这个距离上限源于物理信号传输的固有瓶颈:信号衰减、串扰和时延积累。如果贸然拉长网线,数据包就会像疲惫的信使,在抵达目的地前迷失方向,导致丢包、延迟甚至彻底断联。但现实远非如此简单。作为一名网络工程师,你或许已深谙这一痛点:在企业园区、住宅小区或城市骨干网中,100米的限制往往成为布线噩梦。原创 2025-11-15 20:15:32 · 208 阅读 · 0 评论 -
别再傻傻分不清!以太网线 vs 电话线,一次讲透它们的区别与用途
在许多办公室或家庭弱电间,你或许都遇到过这种场景:一堆线缆缠成团,粗细差不多、颜色相似,接口也似乎都能“插进去”。于是有人就随手把电话线插进了路由器的网口里,结果网络突然断了,电话也开始滋滋响……其实,这一切的“锅”,都是——长得太像。别看它们外观相似,功能和结构却完全不同。一个是为高速数据通信而生的“信息高速公路”;另一个则是语音时代的“老电话线”,带宽有限,传输速率远不及前者。原创 2025-11-15 20:12:51 · 496 阅读 · 0 评论 -
有人说屏蔽线贵,但更稳定,也有人说非屏蔽线轻便,够用又省钱,到底怎么选?
UTP(Unshielded Twisted Pair)——非屏蔽双绞线STP/FTP(Shielded/Foil Twisted Pair)——屏蔽双绞线它们的区别,关键在于“是否增加了屏蔽层”。原创 2025-11-14 09:31:55 · 151 阅读 · 0 评论 -
快速以太网与千兆以太网,有何本质区别?
在网络世界里,**Ethernet(以太网)**是最经典、最主流的局域网技术。最早的以太网速率只有,使用的是同轴电缆或双绞线。那时网络上的主要任务不过是文件共享和打印机共享,10Mbps绰绰有余。但随着多媒体、网页、数据库系统的普及,10Mbps显然力不从心。于是,**快速以太网(Fast Ethernet)**应运而生,将速率提升到。再往后,千兆、万兆乃至40G、100G以太网逐步普及,形成了今天我们所熟悉的网络层次。原创 2025-11-13 23:27:09 · 225 阅读 · 0 评论 -
用网线也能踩坑?这 10 个使用以太网线时最常见的错误一定要注意
在网络建设中,交换机、路由器、光模块这些设备往往更容易引起关注,但很多人忽略了一个更“底层”的组件——。它处于 OSI 七层模型中的,是真正承载比特流(0 和 1)传输的“高速公路”。然而,就算你买了再好的 Cat6a、Cat7 网线,今天我们就来讲讲“使用以太网线时最容易犯的 10 个错误”。原创 2025-11-12 10:42:31 · 234 阅读 · 0 评论 -
别再搞混了!交换机、路由器上的 G 口、F 口、E 口、S 口,到底差在哪?
在日常运维或机房部署时,很多人看到交换机或路由器的端口标识——,脑子里可能会冒出问号:这些口到底代表什么?为什么有的写“G1/0/1”,有的写“F0/0/1”,还有的设备干脆只标个“SFP”?别小看这些字母,它们可不是随意取的。每个字母都暗示了端口的。今天,我们就从工程师的角度,把这个问题彻底讲透。所以这些字母,本质上是。原创 2025-11-11 11:15:40 · 181 阅读 · 0 评论 -
网络工程师如何避免背锅?从被动挨骂到主动掌控,教你零背锅生存法则
凌晨2点,你被电话吵醒,屏幕上闪烁着“连接超时”的红灯,领导在群里咆哮:“这是怎么回事?!”而你,只能硬着头皮解释,“可能是上游带宽问题……”结果呢?锅甩得飞起,你成了“罪魁祸首”。根据2024年的一项行业调研(来源:Gartner报告),超过70%的IT故障最终会追溯到网络层,而网络工程师的“背锅率”高达85%。为什么?因为网络系统复杂如蛛网,一丝疏忽就能引发连锁反应;因为业务方总把网络视为“黑盒子”,不懂却爱指手画脚;因为我们自己有时也疏于防范,留下了把柄。但别慌,这不是宿命。原创 2025-11-10 09:23:57 · 44 阅读 · 0 评论 -
思科交换机排障命令速查表
原创 2025-11-10 09:22:50 · 167 阅读 · 0 评论 -
华为交换机排障命令精选
这份表格聚焦本质,便于记忆和使用。原创 2025-11-09 19:11:48 · 158 阅读 · 0 评论 -
网络运维的生死线,这20个核心设备指标,忽略它们等于自断后路!
凌晨2点,核心路由器CPU飙到95%,丢包率悄然爬升,用户投诉如潮水般涌来。你会不会后悔没早点盯紧那些“不起眼”的指标?根据SolarWinds的报告, 80%的网络故障源于监控盲区。LogicMonitor的最新数据(2025年2月)也指出, 延迟和吞吐量异常是导致业务中断的头号杀手。Kentik的NPM指南(2024年12月) 强调,量化指标是评估网络可靠性的唯一路径。今天,我精选了20个“黄金指标”,从硬件健康到协议状态,从流量分析到安全预警,全覆盖。原创 2025-11-09 15:20:40 · 135 阅读 · 0 评论 -
如何让多台网络设备协同工作,实现高带宽与高可靠性,那就不得不提 M-LAG 了
如果你管理过核心交换机,或在数据中心部署过汇聚层设备,一定听过“堆叠(Stack)”“链路聚合(LACP)”等词。。但传统链路聚合有个天然的限制:链路聚合(LACP)要求所有成员链路都连接到同一台设备上。比如,你有两台汇聚交换机 A、B,还有一台接入交换机 C。如果 C 想与 A、B 都建立聚合链路(希望双上联冗余),LACP 是做不到的。因为 LACP 只能在一台设备上管理聚合口,跨设备聚合会直接报错。这时候——就闪亮登场了。原创 2025-11-08 21:01:20 · 455 阅读 · 0 评论 -
如果你能搞懂主备和双活核心区别,那你就已经比80%的工程师更懂“高可用”了
和。但令人惊讶的是,很多工程师甚至项目经理常常把它们混为一谈。有的人说:“我们这套系统是双活的,主机挂了备机马上接管。——其实那可能只是主备。还有人说:“我们做了主备,两边都在同时跑业务。——那其实是双活。原创 2025-11-07 14:32:36 · 417 阅读 · 0 评论 -
为什么“对称光纤”越来越香?你以为只有下载重要,其实上传才是未来!
在这个动辄“千兆光纤”的时代,我们早已习惯了运营商宣传中的“1000M 宽带”、“千兆到户”。可当你真正去测速时,却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下载速度飞快,动辄上百兆,而上传速度却只有可怜的几十兆。于是问题来了:同样一根光纤,为啥“上行”和“下行”差这么多?而有些企业却能享受“上下行对称”的高速网络,这到底意味着什么?今天,我们就来深入拆解这个越来越被关注的关键词——。它不只是网速翻倍那么简单,而是整个网络体验的质变。原创 2025-11-06 09:31:33 · 254 阅读 · 0 评论 -
别再只看“100M宽带”了!你真的知道上行和下行带宽是什么意思吗?
带宽”(Bandwidth)这个词,最早来自通信领域,表示信号通道能承载的最大频率范围。单位时间内能够传输的数据量,通常以为单位。举个通俗的比喻:把网络比作一条高速公路,带宽就像车道的宽度。车道越宽,一次能并行通过的车越多;带宽越大,一次能传输的数据越多。如果一条网络链路的带宽是 100Mbps,那意味着这条“路”理论上每秒能传输100兆比特(约12.5MB)的数据。上行(Upload):从你的设备 → 网络(或互联网)发送数据。下行(Download):从网络 → 你的设备接收数据。原创 2025-11-05 10:19:25 · 325 阅读 · 0 评论 -
网络综合布线需要了解的四点技术,网工必知
综合布线是网络的基础架构,如果布线设计不当,不仅会造成信号衰减、干扰问题,还可能导致未来扩展困难,增加维护成本。作为网工,我们每天面对的网络故障中,有30%以上都源于布线问题。所以,掌握这些核心技术,能帮你避坑,提升项目质量,也能让你在团队中更有话语权。综合布线系统(Structured Cabling System,简称SCS)是一种模块化、标准化的布线方式,它将所有语音、数据、视频等信号统一通过一个布线子系统传输,支持多种设备接入。原创 2025-11-03 13:33:54 · 427 阅读 · 0 评论 -
看似都是交换机,核心交换机和普通交换机,差别却大得惊人
在企业网络架构中,“交换机”几乎无处不在。无论是办公区、机房,还是弱电间,你都能看到那熟悉的 RJ45 接口灯一闪一闪。但当有人问你:“核心交换机和普通交换机到底有什么区别?很多人会脱口而出:“核心交换机性能更高,价格更贵。这话没错,但也太浅了。原创 2025-11-02 11:59:20 · 286 阅读 · 0 评论 -
当网络需要扩展端口数量或者提高可靠性时,你会选择堆叠还是级联?
级联(Cascading),顾名思义就是把多台交换机“串起来”。用普通的以太网线缆(如万兆 SFP+ 或千兆光纤)把两台或多台交换机连接;每台交换机都有独立的管理、控制和转发表;逻辑上它们依旧是多台独立设备。你在管理时需要单独登录每台设备,配置 VLAN、STP、ACL、QoS 等参数。它们之间通过上联口传递数据,性能取决于链路带宽(比如 10G 或 40G)。简而言之,级联更像是“邻居合作”,大家彼此独立,只是彼此互通。堆叠(Stacking)是厂商针对高可靠性、集中管理而设计的一种。原创 2025-11-01 23:16:37 · 688 阅读 · 0 评论 -
每天一个网络知识:什么是端口?
在计算机网络中,端口(Port)是一个16位数字(范围0-65535),用于标识传输层协议(如TCP或UDP)中的特定进程或服务。它是TCP/IP协议栈传输层(OSI模型第4层)的核心机制,帮助操作系统区分同一主机上的多个网络连接。简单说,IP地址像街道地址,告诉数据去哪栋楼;端口则像房间号,指定数据给哪个“住户”——比如Web服务器的80端口或邮件的25端口。为什么需要端口?因为一台主机同时运行多个应用:浏览器、游戏、下载工具。如果没有端口,数据包抵达主机后,操作系统不知如何分发,导致混乱。原创 2025-10-31 09:23:53 · 118 阅读 · 0 评论 -
Wireshark 显示过滤器备忘单:网络工程师的必备工具
这份备忘单基于我多年的实战经验,参考了 Wireshark 官方文档和社区最佳实践,整理了常见的显示过滤器(Display Filters)。这些过滤器可以让你快速定位特定协议、地址、标志位等信息,避免在数万条数据包中盲目搜索。为什么需要这份备忘单?在实际项目中,比如排查 ARP 风暴、分析 BGP 路由抖动、调试 HTTP 应用延迟,或调查 TCP 重传问题,这些过滤器能将分析时间从小时级缩短到分钟级。Wireshark 的过滤语法灵活,支持逻辑运算符、比较运算符和子串匹配,但记住常用过滤器是关键。原创 2025-10-31 09:22:54 · 206 阅读 · 0 评论 -
Private VLAN:VLAN 隔离与端口隔离的混合体,真正的“进阶版隔离术”
与。VLAN 隔离能划分广播域,端口隔离能限制同 VLAN 用户互访。但问题是——如果我想在“同一个 VLAN”里,又要共享网关上网,还要防止用户间互通,该怎么办?这时,(私有 VLAN)应运而生。它几乎完美地结合了两者的优势,是 VLAN 隔离与端口隔离的“混合体”。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项技术究竟有多“聪明”。在进入主题前,快速温习一下两位“前辈”的本领👇:于是,厂商们提出了一个优雅的解决方案——。原创 2025-10-29 09:07:18 · 177 阅读 · 0 评论 -
端口隔离和 VLAN 隔离:看似相似,却有本质区别!
在日常网络运维或项目建设中,我们经常听到有人说:“我做了端口隔离”“我划了 VLAN 做隔离”,甚至有人以为这两者是同一个东西。但实际上,它们的原理、作用层次、配置逻辑,乃至安全效果,都有明显区别。在深入技术细节前,先回到问题的本质。网络隔离的目的,无非是——两者听起来都能“防互通”,但实现方式、影响范围完全不同。原创 2025-10-28 10:00:15 · 417 阅读 · 0 评论 -
MAC 学习 与 泛洪很多人都搞不清,这篇文章解释清楚了!
打开交换机的世界,你会发现两样看似反向的行为经常同时发生:一方面交换机在谁在哪个端口(MAC 学习),另一方面它又在把帧发给“所有人”(泛洪)。带来精准转发,保证未知目标不丢包。理解二者如何协作,对做设计、排障和优化都至关重要。原创 2025-10-27 14:52:39 · 195 阅读 · 0 评论 -
如果 STP 被关闭,两个交换机形成环路,会发生什么?
关闭 STP 的网络,就像关闭刹车的汽车——跑得快,出事也快。原创 2025-10-26 09:20:08 · 259 阅读 · 0 评论 -
二层交换基础,虽简单,但极其重要!
说起“二层交换”,很多人第一反应是:“不就交换机嘛,这玩意儿谁不会?确实,在网络工程的世界里,二层交换的概念常常被认为是入门知识。但正如盖房子的地基一样,地基打歪了,上面再漂亮的架构也会出问题。无论是、还是,它们的底层逻辑都离不开“二层通信”的原理。今天,我们就来重新温习一下这块“老知识”,但从去看它,看看这个看似简单的二层交换,为什么“虽容易,但极其重要”。先回到基础:OSI 七层模型中,是。这一层的核心任务是:在同一个网络段(同一个广播域)内,实现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原创 2025-10-25 17:36:30 · 512 阅读 · 0 评论 -
如何解决解决路由选择头疼问题?管理距离(AD)很重要!
我想和大家聊聊一个路由协议中的“幕后英雄”——。它不是什么高大上的新技术,但它能帮你解决路由选择时的“头疼问题”。如果你在多协议环境中搞过路由收敛或优先级冲突,这篇文章绝对值得一看。简单说,是路由器用来“投票”选择最佳路由的“信任度分数”。当路由器从多个路由源(如静态路由、OSPF、EIGRP等)学到时,它不会只看度量值(Metric,比如OSPF的成本或EIGRP的带宽延迟),而是先比较AD值——。路由协议的世界是“百花齐放”的,公司网络往往混用多种协议(比如核心用OSPF,边缘用RIP)。原创 2025-10-24 16:13:37 · 193 阅读 · 0 评论 -
网络安全小课堂:什么是 VLAN 跳跃攻击(VLAN Hopping Attack)
作为网络工程师,我们每天都在构建安全的 VLAN 分隔来隔离不同部门或应用的流量,但如果配置不当,这些“安全围墙”就可能被轻易“翻越”。别担心,我会用简单易懂的方式解释清楚,包括原理、风险和防护建议。读完这篇帖子,希望大家能多一层警惕,并在日常运维中应用起来。原创 2025-10-23 14:56:10 · 241 阅读 · 0 评论 -
每天一个网络知识:什么是回环地址
而在IPv6协议中,回环地址的形式更简洁,用“::1”来表示,功能与IPv4的127.0.0.1完全一致,只是适配了更先进的IPv6地址格式。数据从“发送模块”出发,经过操作系统的网络协议栈处理后,直接被“接收模块”获取,整个过程不需要连接互联网,也不会占用外部网络带宽,通信效率极高。比如你在自己的电脑上通过127.0.0.1搭建了一个网站,其他同学的电脑无法通过这个地址访问到你的网站,因为回环地址的数据不会离开你的电脑。另外,在配置网络时,不能将回环地址分配给网卡等物理网络接口,否则会导致网络通信异常。原创 2025-10-20 09:53:10 · 270 阅读 · 0 评论 -
16种网络攻击类型:资深工程师的实战分享
网络攻击(Cyber Attack)是指未经授权的第三方恶意入侵IT系统的行为。这些攻击从简单到复杂不等,但核心目标通常包括:窃取敏感文件(如个人信息、密码、金融记录)并索要赎金;贩卖数据到暗网;泄露商业机密(如专利或源代码);瘫痪系统或网络以制造混乱;实施身份盗用进行非法转账;或作为“黑客行动主义”破坏数据。原创 2025-10-20 09:52:10 · 445 阅读 · 0 评论 -
两个跨城市办公室的网络怎么互通?一文讲透企业异地互联方案!
当企业从一个城市扩展到两个城市,网络互联就成了必须面对的问题。“北京分部和深圳总部的文件、ERP、打印机能互通吗?答案是:能!但要用。原创 2025-10-19 22:35:21 · 442 阅读 · 0 评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