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智能体(Agent)技术是构建新一代分布式、自主协同智能交通系统(ITS)的核心。然而,其复杂性对传统开发模式提出了巨大挑战。本文旨在深入研究支持智能体开发的工具生态及其应用方法论。首先,论文梳理了智能体开发的全生命周期;其次,详细分析了仿真平台(SUMO、CARLA)、多智能体框架(ROS2、SMARTS)、强化学习库(Ray RLLib、SB3)等关键工具的技术特性与应用场景;进而,提出了一套融合“数字孪生-在环仿真-协同学习”的智能体开发与应用方法论;最后,通过一个网联自动驾驶车辆协同换道的案例,演示了工具链的具体实践流程。本研究为交通智能体的高效、可靠开发提供了理论指导与工具选型参考。
关键词: 智能体;开发工具;智能交通;仿真;多智能体系统;数字孪生
1. 引言
智能体技术凭借其自主性、社会性和反应性,为解决交通系统的复杂性问题提供了新范式。然而,将理论转化为实践面临三大挑战:1) 环境复杂性: 难以在真实世界中训练和测试;2) 智能体协同: 分布式决策的编程复杂度高;3) 验证困难: 安全攸关系统的测试必须万无一失。应对这些挑战,离不开一套强大的专用开发工具链。本文旨在系统阐述这套工具链的构成与应用,推动智能体技术在交通领域的落地。
2. 智能体开发生命周期与工具链全景
智能体的开发遵循一个迭代循环的生命周期,每个阶段都对应着特定的工具类别。
-
问题定义与建模阶段: 确定智能体的目标、观察空间、动作空间和奖励函数。
-
仿真环境构建阶段: 创建高保真的虚拟交通环境,作为智能体的“训练场”和“试验田”。
-
智能体算法开发阶段: 设计、训练和调试单个或多个智能体的决策模型。
-
测试与验证阶段: 在仿真和真实环境中全面评估智能体的性能与安全性。
-
部署与运行阶段: 将训练好的智能体模型部署到真实硬件(如车载单元、边缘服务器)中运行。
对应的工具链全景图如下所示:
text
复制
下载
[智能体开发工具链]
|
|-- 仿真环境工具 (SUMO, CARLA, VISSIM...)
|
|-- 多智能体框架 (ROS2, SMARTS, Mesa...)
|
|-- 机器学习框架 (TensorFlow, PyTorch)
| |
|
智能体开发工具链与交通应用

最低0.47元/天 解锁文章
912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