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Manu vs Coze vs Dify:谁才是“真·智能体”?功能、流程与场景全解析
示例2:Coze - 文件→知识库→对话(HTTP版,零代码UI)
示例3:Dify - 工作流问答(本地文档,Python SDK)
Manu vs Coze vs Dify:谁才是“真·智能体”?功能、流程与场景全解析
一、背景:为什么又聊“智能体三剑客”?
2025年,AI智能体(AI Agent)从“Demo”走向“生产线”。
-
Manu(Meta最新开源)(注:搜索结果未收录,下文按“Meta 2025开源多Agent框架”处理)
-
Coze(字节跳动,国内版+国际版)
-
Dify(LangGenius,全开源)
三者均宣称“零代码构建智能体”,但底层哲学差异巨大:Manu≈手动挡赛车,Coze≈自动挡家轿,Dify≈手自一体SUV。
本文用一张表、一张图、一段代码,帮你选“真·智能体”平台。
二、功能对照表(2025-08更新)
表格
复制
| 维度 | Manu(Meta开源) | Coze(字节) | Dify(LangGenius) |
|---|---|---|---|
| 核心定位 | 科研级多Agent协作框架 | 零代码C端聊天Bot | 企业级LLMOps平台 |
| 技术栈 | Python + Graph + Async | Go + React(国内)/Node国际 | Python + React + PostgreSQL |
| 智能体类型 | 多Agent对话(群聊)+ 工具调用 | 单轮/多轮对话Bot | 对话Bot + 工作流 + API服务 |
| 编排方式 | 代码定义图(GroupChat) | 拖拽工作流 | 无限画布工作流 + YAML DSL |
| 模型支持 | 任何OpenAI-API兼容 | 豆包、MoonShot、OpenAI(国际) | 最全:OpenAI、Azure、HF、Ollama、国产全 |
| 知识库 | 无内置(需外挂) | 基础向量检索 | 父子分块+混合检索+重排 |
| 插件生态 | 任意Python函数 | 60+官方插件 | 自定义Tool+Swagger导入 |
| 部署形态 | 纯本地(科研) | 云端为主(100次免费API) | 开源版+企业版(可私有化) |
| 商业闭环 | 无(科研框架) | 云托管收费 | 内置算力计费、充值、收款(Dify企业版) |
| 最接近“智能体” | ✅ 多Agent协作 | ✅ 对话即Agent | ✅ 工作流即Agent+运营闭环 |
一句话结论:
科研/多Agent:选 Manu
C端快速Bot:选 Coze
企业级生产+闭环:选 Dify
三、应用流程图(单图看懂)
复制
Manu(科研):
代码定义GroupChat → 本地运行 → 论文结果
Coze(C端):
拖拽节点 → 一键发布到抖音/微信 → 用户对话
Dify(企业):
上传文档 → 构建知识库 → 工作流编排 → API暴露 → LLMOps监控

最低0.47元/天 解锁文章
2162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