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局银行SaaS②|穿透银行IT“黑箱”——在架构的“夹缝”中寻找SaaS的蓝海

在上一篇,我们绘制了银行内部的权力地图,学会了如何与不同角色的打交道。然而,即使你搞定了所有关键人物,如果你的产品无法与银行那庞杂、精密又略显陈旧的IT系统握手,一切努力仍是枉然。

对于大多数SaaS厂商而言,银行的IT部门就像一个深不可测的黑箱:你知道它至关重要,却看不透其内部的运作逻辑。你以为的技术对接,在银行科技部的眼中,可能是一场涉及系统稳定性、数据安全性、架构兼容性乃至未来技术路线的大考

本篇文章,我将带你一起,用一把技术手术刀,层层剖开这个黑箱。我们将从历史的演进中洞察其成因,在系统的全景图中识别其结构,最终在看似坚不可摧的架构夹缝中,为我们的SaaS产品找到那片可以生根发芽的蓝海。


引言:

我曾亲历过一个场景:一家充满激情的SaaS初创公司,向某股份制银行的科技主管展示他们基于公有云的AI营销产品。演示非常成功,业务部门兴奋不已。然而,科技主管在沉默了许久后,只问了一个问题:你们的方案,如何保证客户的隐私数据不出我们银行的私有云边界?

整个会议室瞬间安静。

这个场景,是无数SaaS厂商在银行门口折戟的缩影。它揭示了一个深刻的现实:向银行销售SaaS,其本质不是一次技术功能的展示,而是一场深刻理解并尊重其IT架构历史包袱未来野心的对话。

银行的IT架构,并非一道冰冷的墙,而是一座活的、不断演进的技术城堡。它有坚固的核心堡垒(核心系统),有深邃的护城河(安全合规),有重兵把守的城门(API网关),也有熙熙攘攘、允许贸易往来的开放市集(外围系统)。

我们的任务,不是用SaaS这门火炮去硬轰城墙,而是要找到那张通往市集的通行证,在城堡的规则下,优雅地做生意。


一、溯源:银行IT架构的前世今生”——IOE铁王座到分布式的权力游戏

要理解银行IT的现状,我们必须回溯它的演进历程。这不仅是一部技术变迁史,更是一部银行内部权力、成本与效率博弈的历史。

银行IT架构演进的三幕剧

1.1 第一幕:集中式的“IOE”王朝 (2000-2012)

  • 时代印记: 这是IBM小型机、
评论
成就一亿技术人!
拼手气红包6.0元
还能输入1000个字符
 
红包 添加红包
表情包 插入表情
 条评论被折叠 查看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老马爱知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