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作式3D目标检测技术解析
1. 引言
在观察世界时,由于视野有限,每个人的观察都会存在一定的偏差。就像盲人摸象的寓言一样,每个盲人仅能摸到大象身体的一部分,并基于有限的观察来感知大象。但如果他们能够相互协作、共享信息,就可能更接近大象的真实模样。
在机器学习和计算机视觉领域经过数十年的努力,单智能体感知在2D/3D目标检测、跟踪和分割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功。然而,由于个体视角的限制,它仍然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局限性,例如遮挡和远距离问题。
幸运的是,随着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体之间能够共享更多信息,从而催生了协作感知这一新兴领域。协作感知使多个智能体能够相互共享互补的感知信息,促进更全面的感知。它为从根本上克服单智能体感知的诸多局限性提供了新的方向,在包括车联网辅助自动驾驶、多机器人仓库自动化系统和多无人机搜索救援等广泛的现实应用中,都迫切需要相关的方法和系统。
在众多感知任务中,3D目标检测旨在确定给定场景中每个前景物体的3D位置和类别,这对于探索物理空间至关重要,已成为大多数自动驾驶、机器人和视频监控系统的基石技术之一。我们特别关注协作式3D目标检测,主要有两个原因:
- 大多数智能体在3D空间中移动和观察,自然应该能够理解和共享3D信息。3D物理空间是多个智能体协作的基础,本质上,若不考虑3D空间,遮挡和远距离问题就不会出现。智能体需要理解的是物理空间,而非自身的测量结果。
- 3D目标检测领域需要新的发展方向。目前基于单个智能体的技术已相对成熟,大多数当前的进展需要大量的数据和计算资源,而非科学思维。协作式3D目标检测为探索该领域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法。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838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