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 Java 的面向组件开发:原理与模型解析
1. 引言
分布式、实时和嵌入式系统的未来发展趋势是大规模、异构且高度动态自适应的,这意味着不同部分会同时提出各种严格的服务质量(QoS)要求。开发这类系统需要整合硬实时、软实时和非实时单元,而实时 Java 规范(RTSJ)提供了一种结合 Java 语言强大表达能力与可预测编程概念的解决方案。
然而,使用 RTSJ 进行编程存在诸多挑战。其编程模型包含许多非直观的规则和限制,使得系统建模和开发变得复杂且容易出错。尽管已经有很多设计 RTSJ 合规模式的努力,但仍未找到充分的解决方案。理想的解决方案应从系统高层设计到实现层面全面考虑 RTSJ 的限制,提供系统级的开发方法。
面向组件的开发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新途径。它通过抽象 RTSJ 开发的复杂性,将 RTSJ 相关的关注点与系统的其他部分清晰分离,使应用更具模块化,RTSJ 相关属性能够在明确的建模和实现实体中隔离。这种分离不仅简化了基于 RTSJ 的系统的建模和开发,还能应用各种模型驱动的解决方案,如代码生成和模型转换。
2. 面向组件的开发概述
组件化软件工程(CBSE)是一种广泛应用于软件准备、组装、部署和维护的技术。基于组件的系统开发过程将系统分解为具有明确定义通信点(通过接口定义)的细粒度构建块,即组件。组件框架在这个过程中起着核心作用,它封装了系统设计、开发、组装和部署所需的主要工件。
一个完整的组件框架通常包含以下几个关键部分:
- 组件模型 :是每个组件框架的基石,它使用特定的形式化方法定义组件和组装系统必须满足的结构、交互和行为方面的要求。其扩展性极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4572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