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ynq 7000下读写qspi 及flash 唯一id

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在Zynq 7000 FPGA平台上进行QSPI Flash的读写操作以及如何读取其唯一ID。通过硬件配置、SDK软件设计和测试验证,作者提供了完整的实验步骤。文中还探讨了使用Flash唯一ID进行加密的可能性,并提到了Xilinx的加密算法文档作为进一步学习资源。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本文主要演示zynq 7000下对Qspi 的读写操作,以及读取8字节唯一ID, 可以用于简单加密。

我在使用altera 的时候,写了一篇读写flash 及其ID的文章。

在我转入zynq 7000的时候,自然也要有读写QSPI FLASH, 以及读取其ID。

本文分为四部分:硬件设计,软件设计,测试验证,期待

本文的前提条件是读者会helloworld 实验,也就是会zynq 7000的SDK开发过程,如果不会,那先去看我的zynq 7000下的helloworld 实验,或者开发板提供的helloworld 实验教程。

我实验平台是黑金的核心板AC7010, 其板上的QSPI芯片是W25Q256FV

工程下载链接:http://pan.baidu.com/s/1qYxAnFI 密码:p2c6

单一源代码下载链接  http://pan.baidu.com/s/1dFcsf3F

1  硬件设计

硬件设计基本和helloworld 一样,不同的是要选择QSPI, 否则怎么做实验呢。还有工程名字取为qspi。

<think>我们正在处理一个关于在Zynq平台上开发或配置驱动程序以支持32MBQSPI Flash的问题。根据引用内容,我们可以了解到ZynqMPSoC支持QSPI Flash作为启动介质,并且有相关的开发流程和远程更新的例子。我们的目标是配置或开发驱动程序来支持32MB的QSPI Flash。步骤:1.确认硬件连接:QSPIFlash通常通过QSPI接口与Zynq芯片连接。需要确认硬件使用的是标准SPI、DualSPI还是Quad SPI(QSPI),因为这将影响驱动配置。2.配置硬件设计:在Vivado中配置Zynq处理器的QSPI控制器,使其支持32MB的Flash容量。这包括设置正确的Flash型号、数据宽度(x1,x2, x4)和速度。3.生成设备树:在设备树中描述QSPIFlash设备,包括大小、分区等。4.开发或配置驱动:Linux内核中通常已经有QSPI Flash驱动(如spi-nor驱动),但需要确保其支持我们使用的具体Flash型号。如果不支持,可能需要添加新的Flash支持或调整参数。5.测试和验证:通过Linux命令读写Flash,验证驱动是否正常工作。详细步骤:1. Vivado硬件配置:-打开Vivado工程,在Zynq处理器的配置界面中,找到QSPI外设。-确保QSPI控制器被使用,并配置为Quad模式(因为QSPI Flash通常使用4线模式提高速度)。-根据Flash手册设置时钟频率。注意:32MB的Flash通常需要支持4字节地址模式(因为16MB以上需要4字节地址),因此需要确认控制器支持4字节地址模式(或启用扩展地址模式)。-生成硬件设计,导出XSA文件。2.使用Vitis或Petalinux生成FSBL和BOOT.bin:-根据引用[4],FSBL(第一级引导程序)会初始化QSPI控制器。因此,在FSBL中需要正确配置QSPI控制器以支持大容量Flash。-在Vitis中创建FSBL工程时,通常不需要特别修改,因为FSBL会根据硬件设计初始化QSPI。但需要确保在板级支持包(BSP)中设置了正确的Flash参数。3.设备树配置:-在Petalinux工程中,通过设备树配置QSPI Flash节点。例如:```&qspi{status ="okay";flash0:flash@0 {compatible= "jedec,spi-nor";reg= <0x0>;spi-tx-bus-width =<4>;spi-rx-bus-width=<4>;spi-max-frequency =<50000000>;/*50 MHz*/#address-cells =<1>;#size-cells= <1>;partition@0{label ="boot";reg =<0x00x100000>; /*1MB forboot */};partition@100000{label ="bootenv";reg= <0x1000000x20000>; /*128KB forboot environment*/};partition@120000{label ="kernel";reg =<0x1200000x500000>;/*5MBfor kernel*/};partition@620000{label ="rootfs";reg= <0x6200000x1A00000>;/*26MBfor rootfs */};};};```注意:这里将32MB(0x2000000字节)分成了4个分区。请根据实际需求调整分区。-特别要注意,对于32MB的Flash,设备树中需要指定正确的`spi-max-frequency`和总线宽度(这里设置为4线),以及确保分区大小总和不超过32MB。4.驱动支持:- Linux内核的`spi-nor`驱动通常支持多种Flash芯片。需要确认你的Flash型号在驱动支持列表中。查看内核源码中的`drivers/mtd/spi-nor/spi-nor.c`文件,里面有一个`spi_nor_ids`数组,列出了支持的Flash型号。-如果不在列表中,需要添加新的Flash型号。可以参照其他Flash的条目,添加类似:```{ "flash_name",INFO(0xmanufacturer_id,0xdevice_id, size, sectorsize, flags) }```其中,`flags`可能需要设置`SPI_NOR_QUAD_READ`等以支持四线模式。-在Petalinux工程中,可以通过配置内核启用SPI NORFlash支持:```petalinux-config -c kernel```然后进入`Device Drivers-> MemoryTechnology Device(MTD)support ->SPI-NOR devicesupport`,确保启用。5.测试:-启动系统后,检查`/proc/mtd`文件,确认分区是否正确。-使用`flashcp`命令或`mtd_debug`工具进行读写测试。注意事项:-32MB的Flash需要4字节地址模式。在设备树中,通常驱动会自动检测大小并切换到4字节模式。但有些Flash可能需要发送特定的命令来进入4字节模式。可以在设备树中通过设置`spi-nor`节点的属性`spi-tx-bus-width`和`spi-rx-bus-width`为4,以及确保`spi-max-frequency`合适。-如果使用Quad模式,还需要注意Flash芯片是否支持Quad操作,以及是否需要在驱动中设置相应的标志(如`SPI_NOR_QUAD_READ`)。如果遇到问题,可以查阅Flash芯片的数据手册,确认其命令集和时序要求,以便在驱动中正确配置。相关问题:1.如何确认Linux内核中是否支持特定的QSPIFlash芯片?2.在Zynq平台上,如何通过设备树配置多个QSPI Flash分区?3.如何测试QSPI Flash读写性能和稳定性?4.在QSPIFlash驱动中,如何实现4字节地址模式的支持?5.如何优化QSPI Flash读写速度?以上步骤和问题可以帮助用户完成32MB QSPIFlash的驱动支持。</think>### 在Zynq平台上开发支持32MB QSPI Flash的驱动配置指南 #### 一、硬件配置关键步骤 1. **QSPI控制器初始化** 在Vivado中配置Zynq处理器的QSPI控制器: - 启用Quad SPI模式(支持x4数据线) - 设置时钟频率(建议≤100MHz) - 配置I/O电压与Flash芯片匹配(通常3.3V) - **32MB特殊配置**:启用4字节地址模式(`Dual/Quad SPI` > `Enable 4-byte Addressing`) 2. **Flash芯片选择** 确认Flash型号在驱动支持列表中(如MX25L25635F、W25Q256JV等)。若使用国产Flash,需检查: ```c // 驱动兼容性检查示例 static const struct spi_device_id flash_id[] = { { "mx25l25635f", INFO(0xc22019, 0, 64*1024, 512) }, { "gd25q256", INFO(0xc84019, 0, 64*1024, 512) }, { /* sentinel */ } }; ``` #### 二、软件驱动开发流程 1. **设备树配置** 在`qspi`节点添加Flash参数(Petalinux示例): ```dts &qspi { status = "okay"; flash@0 { compatible = "jedec,spi-nor"; reg = <0>; spi-tx-bus-width = <4>; // Quad模式 spi-rx-bus-width = <4>; spi-max-frequency = <50000000>; // 50MHz #address-cells = <1>; #size-cells = <1>; partition@0 { label = "boot"; reg = <0 0x100000>; // 1MB }; partition@100000 { label = "kernel"; reg = <0x100000 0x500000>; // 5MB }; partition@600000 { label = "rootfs"; reg = <0x600000 0x1A00000>; // 26MB, 总计32MB }; }; }; ``` 2. **驱动层关键修改** - **4字节地址处理**:在`drivers/mtd/spi-nor/spi-nor.c`中实现`set_4byte_mode()`函数 - **擦除/写入优化**:针对大容量Flash优化块操作(32MB通常包含512个64KB扇区) ```c // 4字节地址模式切换示例 static int spi_nor_enter_4byte_mode(struct spi_nor *nor) { return nor->write_reg(nor, SPINOR_OP_EN4B, NULL, 0); } ``` #### 三、启动固件配置 1. **FSBL修改** 在FSBL源码中扩展Flash检测逻辑(`xqspipsu_g.c`): ```c #define FLASH_SIZE 0x2000000 // 32MB #define SECTOR_SIZE 0x10000 // 64KB XQspiPsu_Config *ConfigPtr = XQspiPsu_LookupConfig(DEVICE_ID); ConfigPtr->FlashSize = FLASH_SIZE; ConfigPtr->SectorSize = SECTOR_SIZE; ``` 2. **BOOT.bin生成** 确保生成脚本包含Flash布局信息: ``` bootgen -image boot.bif -arch zynqmp -o BOOT.bin -w on ``` `boot.bif`内容示例: ``` the_ROM_image: { [bootloader] fsbl.elf [pmufw_image] pmufw.elf [destination_device=pl] system.bit [destination_cpu=a53-0] u-boot.elf } ``` #### 四、验证与调试 1. **读写测试工具** ```bash # 擦除测试 flash_erase /dev/mtd0 0 0 # 写入测试 dd if=/dev/urandom of=test.bin bs=1K count=1024 mtd_debug write /dev/mtd0 0x100000 1024 test.bin # 读取验证 mtd_debug read /dev/mtd0 0x100000 1024 read.bin diff test.bin read.bin ``` 2. **性能优化建议** - 启用DMA传输(配置`dmas`和`dma-names`属性) - 使用Quad I/O模式(`SPI_NOR_QUAD_READ`标志) - 调整Flash时钟分频(`ConfigPtr->ClkFreqOut`) #### 五、常见问题解决 - **启动失败**:检查FSBL中的Flash初始化序列,确保4字节模式已激活[^4] - **读写错误**:验证电压配置和信号完整性(建议加22Ω串联电阻) - **国产Flash兼容**:若使用非标准Flash,需在驱动添加`SFDP`(Serial Flash Discoverable Parameters)支持
评论 1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