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米 - 狄拉克统计与相关物理现象解读
固体比热的量子模型
在经典物理学中,根据能量均分定理,三维空间中的每个振子能量为 (E_{osc} = 3K_BT),其对比热 (C_V=\frac{\partial E_{osc}}{\partial T}) 的贡献为 (3K_B),这在室温附近大致符合杜隆 - 珀替定律。然而,在低温时,固体的比热会下降。
早在 1907 年,量子理论发展之前,爱因斯坦就提出了固体比热的量子模型。在该模型中,量子化的原子振动(声子)对能量的贡献为 (E_{phon}=\frac{n\hbar\omega}{e^{\beta\hbar\omega}-1}),其中 (n) 是振子的数量,(\omega) 是它们的脉动,声子属于玻色子。比热则由 (C_V\equiv\frac{\partial E_{phon}}{\partial t}=\frac{n(\hbar\omega\beta)^2K_Be^{\beta\hbar\omega}}{(e^{\beta\hbar\omega}-1)^2}) 给出。当 (\beta\rightarrow0)(高温情况)时,此结果与经典的杜隆 - 珀替定律相符;在爱因斯坦温度 (T_E = \frac{\hbar\omega}{K_B}) 以下,当 (T\rightarrow0) 时,(C_V\rightarrow0),这与实验结果在定性上一致。
费米 - 狄拉克统计
与经典情况和玻色 - 爱因斯坦统计类似,适用于费米子的统计需要通过寻找粒子在相空间中的最可能分布来获得。我们将费米子视为不可区分的,且每个量子态的占据数只能是 0 或 1。将相空间划分为许多小的宏观单元,每个单元 (i) 包含 (g_i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347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