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欧青铜时代:从铜器时代的多样性中崛起
北欧青铜时代的突破与对比
北欧青铜时代(NBA)在公元前1600 - 1500年作为一个独特的文化区域取得了突破。当时,来自斯堪的纳维亚南部(日德兰半岛、德国最北部、丹麦群岛、斯科讷)主要地区的海上活动,激发了斯堪的纳维亚中部新的地方和区域发展。此后,大规模的筑丘活动兴起,同时在金属加工、仪式窖藏、兽首长船和三排柱长屋等领域也出现了相似之处。这体现了部分人群之间共享的文化传统。在巨石墓(公元前3600 - 3100年)和早期单人墓丘(公元前2800 - 2600年)这两次纪念性建筑热潮之后,青铜时代的丘墓建设成为德国北部和斯堪的纳维亚南部的第三次纪念性建筑热潮。
然而,从公元前2800年开始的漫长的向青铜时代的过渡,并非朝着社会等级、共同传统和冶金技术成熟的方向进行统一发展。北欧青铜时代建立在其辖区内鲜少在考古学中详细讨论的对比之上。这些对比部分是地理上的,因为它们的组合、纠缠和发展在不同的北欧地区随时间而变化,也与与外界维持网络的方式有关。
以下是讨论的主要时期及其主要考古特征:
|时期|缩写|主要考古特征|
| ---- | ---- | ---- |
|早期新石器时代|FBC(漏斗杯文化,即TRB)|约公元前3600年开始有巨石纪念碑|
|晚期新石器时代|CWC/SGC(绳纹陶文化/单人墓文化)|约公元前2800年开始有筑丘活动|
|新石器时代晚期I|LN I|约公元前2350年开始,北日德兰半岛有多种纪念性丧葬方式(钟形杯文化:BBC)|
|新石器时代晚期II|LN II|约公元前2000年开始,丹麦群岛和斯科讷有画廊墓和当地的第一批冶金技术|
|北欧青铜时代|N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7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