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盲解密技术解析
1. 引言
在某些场景中,访问模式可能会泄露被访问信息的关键内容。与以往解决该问题的尝试不同,我们提出的加密算法是公开的,用户无需可信方协助即可离线加密新消息。通过将盲解密与新型的不经意访问控制技术相结合,我们能够在不牺牲隐私的前提下实现强大的主动访问控制。
盲解密在理论上也颇具价值,它可作为构建自适应 k - 出 - N 不经意传输协议的基础模块。实际上,还能实现一种比传统不经意传输更灵活的多方原语,即任何一方都能向消息数据库提交消息,我们将这种增强的原语称为带公共贡献的不经意传输(OTPC)。
2. 相关工作
- Chaum 的盲解密协议 :首个盲解密协议由 Chaum 提出,他尝试对 RSA 密文进行盲化以获取解密结果。但由于传统 RSA 密文具有可延展性,易受选择密文攻击,且标准加密填充技术也无济于事,所以该方法无法实现安全的盲解密。
- 后续改进工作 :后续研究将 Chaum 的方法应用于其他 CPA 安全的密码系统,如 Elgamal。然而,这些协议所基于的密码系统并非 CCA 安全,其安全分析往往需要诸如诚实但好奇的对手等强假设。Mambo 等人提出通过对密文签名来应对选择密文攻击,但该加密方案不再是公钥加密(PKE),因为加密需要秘密签名密钥,且这些可转换签名已被成功破解。Schnorr 和 Jakobsson 提出了一种在较弱的一次多解密攻击下安全的方案,但仅适用于随机消息,无法扩展以构建更强的原语。
- 近期研究进展 :Green 和 Hohenberge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1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