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信任的软件资产检索框架解析
在软件资产检索(SAR)领域,传统的软件分析和测试方法在评估软件资产的可信度方面存在局限性。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引入了信任和信任管理的理念,提出了一个支持信任的软件资产检索框架。
1. 软件资产检索面临的挑战
在软件资产检索过程中,存在着诸多挑战,这些挑战使得准确评估软件资产的可信度变得困难。具体如下:
- 评估方法的局限性 :传统的软件分析和测试方法无法适用于所有类型的软件资产,而且软件资产的不断演进进一步增加了评估的难度。例如,Web服务等软件资产的动态性和复杂性使得传统方法难以全面评估其可信度。
- 证书信息的不完整性 :在软件复用过程中,资产开发者、维护者和使用者的角色相互独立,资产发布、发现和复用的阶段也相互分离。使用者在下载或复用资产之前,只能通过资产的描述信息来了解它,但很多软件资产的描述信息往往不够充分和准确。
- 资产评估的相对性 :不同的应用环境会给软件资产的可信度带来更多不确定性。不同用户在不同场景下有不同的需求,因此不能用绝对标准来评估软件资产的可信度,而应衡量软件资产在特定时间、环境和知识约束下满足用户需求的程度。
2. 信任管理的背景和概念
软件的可信度可以分解为一组信任属性。不同的视角对信任属性的定义有所不同,例如从避免软件故障的角度,信任属性包括可用性、可靠性、安全性、完整性和可维护性;从终端用户的角度,信任属性应包含安全性、隐私性、可靠性和业务完整性。在实际应用中,通常会根据具体的应用环境选择特定的信任属性。
在SAR中,用户通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8873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