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互联网交互软件设计与超表面网络方面解析
1. 材料互联网的散射与任意功能
在材料互联网中,存在着随机配置的散射模式。对于随机配置,其散射模式如图所示(fSCATTER = 0.05)。用户借助编译器采用的“盲”优化算法,能够定义任意的散射模式(针对给定的极化和频率)以及多个并发的优化目标,例如特定方向上的波瓣和零点、方向性以及旁瓣电平等等。
优化器会尝试以规定的“权重”满足每个目标,进而得出最佳配置。例如,给定垂直和水平极化的散射模式:$P_{H,V}^{(t)}(\theta, \phi)$(“t”表示目标、期望)和$P_{H,V}^{(a)}(\theta, \phi)$(“a”表示实际,例如测量值),通用的适应度度量定义为:
$f_{ARBITRARY} = \sqrt{f_{H}^{2} + f_{V}^{2}}$
其中,水平和垂直散射模式匹配的适应度由加权重叠积分给出:
$f = \frac{1}{1 + \langle e \rangle}$,其中$\langle e \rangle = \frac{\iint_{\Omega} \vert P^{(t)} - P^{(a)} \vert \vert P^{(t)} \vert d\Omega}{\iint_{\Omega} \vert P^{(t)} \vert d\Omega}$
在这个定义中,$\langle e \rangle$是“加权误差”,范围从 0(最佳拟合)到无穷大(最差拟合)。通过$(1 + \langle e \rangle)^{-1}$操作将该误差归一化到[0,1]范围,这样 0/1 分别表示最差/最佳拟合。需要注意的是,散射模式函数$P(\theta, \phi)$的值原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24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