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互联网交互软件设计:超表面功能解析与实现
1. 引言
在材料与电磁学领域,超表面的设计与优化是一个关键课题。通过运用Floquet理论,我们可以对超表面的单元和超单元进行优化,实现诸如吸收、反射、偏振、转向、分裂等多种功能,而无需对整个超表面进行电磁仿真。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些功能的原理、操作步骤以及相关的适应度度量。
2. Floquet理论基础
2.1 反射波矢分量与Floquet模式
反射波矢平行于超表面的分量为:
$k_{x,r} = -k_0\cos\phi_i \sin\theta_i - \frac{2\pi n}{D_x}$
$k_{y,r} = -k_0\sin\phi_i \sin\theta_i - \frac{2\pi m}{D_y}$
这些分量受超表面影响。对于合适的$D_x$和$D_y$值,这些方程可产生“异常”非镜面方向的Floquet模式,即反射平面波。
2.2 离散方向谱
反射Floquet平面波模式的方向谱是离散的,可用方向是波长$\lambda$、超单元横向尺寸$D_x$和$D_y$以及衍射阶数$(n, m)$的函数。此外,反射角必须满足$Re{\theta_{r}^{(n,m)}} < 90^{\circ}$,才能使第$(n, m)$阶衍射模式辐射而非消逝。
2.3 Floquet理论的应用
利用Floquet理论,单元和超单元可分别用于优化超表面的吸收和转向功能。当单元尺寸相对于波长足够小(如$d_x, d_y \leq 0.1\lambda$)且超表面包含较多单元(如$N_x, N_y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