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交互与感官体验:设计中的跨学科思考
材料交互与意义传递
混凝土表面在生产过程和图像学两个层面同时发挥作用,截取了物质性和感官性的价值。不同类型的瓷砖有着丰富的变化,如纯色粗砂瓷砖、带有传统装饰的粗砂和意大利面状瓷砖,以及受其他材料(黄铜和玻璃)“污染”的瓷砖。
材料交互与意义的转变
以20×20单层浅灰色粗砂瓷砖(公司颜色参考101G)为例,在研究中,首先通过视觉,然后通过触觉来探索其感知特性。生产过程从选择浆料成分开始,接着是表面处理。项目中选用了来自特拉尼的当地石材,分为三种粒度:细(2/3毫米)、中(4/5毫米)和大(8/9毫米)。
|粒度|特点|
| ---- | ---- |
|细(2/3毫米)|初始时石材元素精致、细小|
|中(4/5毫米)|石材元素逐渐变大|
|大(8/9毫米)|石材元素占据整个瓷砖,白色与光线相互作用,增加表面亮度|
随着特拉尼石材粒度的增加,白色与光线相互作用,增强了表面的亮度。光线变化时,对瓷砖的感知也会改变,可能呈现出明暗对比或黑暗的视觉效果。在表面处理时,视觉和触觉相互影响。不同的平滑处理使表面向两个方向变化:一方面是粗糙/不透明的变化,另一方面是光滑/闪亮的变化。
- 粗糙/不透明方向 :校准使单个瓷砖表面均匀,随后使用金刚石树脂体和 abrasive 刷子。三种瓷砖对应三种不同的去除浆料的方式,逐渐暴露惰性材料的独特性,表面逐渐起皱,出现明暗笔触和渐变阴影,强调了瓷砖的不透明度。
- 光滑/闪亮方向 :使用120、240、320、400、600粒度的金刚石树脂体,使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48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