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中LiDAR的角色
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自动驾驶已经从科幻电影走进了现实,成为了众多科技公司、传统车企和新兴电动汽车制造商竞相投入的热门领域。本文将深入探讨自动驾驶的概念、分类,以及LiDAR在其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1. 自动驾驶的定义与概念
自动驾驶通常指的是能够感知周围环境、通过计算机进行控制和规划,且很少或完全不需要人类驾驶员干预的车辆。需要注意的是,“自主”(autonomous)和“自动”(automated)并不完全相同。像地铁这类自动化车辆,是按照预设程序沿着轨道行驶,接近站台时减速,离开站台时加速;而自动驾驶车辆则需要具备自我管理能力,能够感知道路上突然出现的意外物体,并做出相应的反应和决策。
为了实现对周围环境的感知,自动驾驶汽车通常会配备多种车载传感器,包括RGB摄像头、红外摄像头、雷达、LiDAR、超声波雷达、GPS、里程计和惯性测量单元(IMU)等。这些传感器收集到的信息会通过先进的算法和人工智能(AI)神经网络在车载计算机中进行融合和处理,以识别障碍物、交通标志,确定导航路径,并由控制系统做出正确的响应。
2. 自动驾驶的分类级别
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SAE)制定了一套分类系统,将驾驶自动化程度分为六个级别,从0级(完全手动)到5级(完全自主):
- 0级 :车辆不具备驾驶自动化技术,但可能配备一些传感器和警告辅助系统。人类驾驶员完全负责驾驶,包括转向、加速、制动等操作,车辆仅提供有限的警告和临时辅助。例如,稳定性控制、前碰撞警告、自动紧急制动、盲点警告和车道保持辅助等技术,在特定情况下会暂时介入,但并不接管车辆的控制权。
-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747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