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S 详解:从基础到 BIND 软件应用
1. DNS 数据同步机制
在 DNS 系统中,主从服务器之间的数据同步至关重要。当主服务器的序列号大于从服务器时,从服务器会请求区域传输以更新数据。常见的刷新超时时间范围为 1 到 6 小时(3600 到 21600 秒)。BIND 的主服务器在区域发生变化时会主动通知从服务器,但由于网络拥塞,更新通知可能会丢失,所以刷新超时时间仍需设置为合理值。
若从服务器检查主服务器序列号时主服务器未响应,从服务器会在重试超时时间过后再次尝试。经验表明,20 - 60 分钟(1200 - 3600 秒)是一个不错的重试超时值。
当主服务器长时间停机时,从服务器会多次尝试刷新数据但均失败。此时,过期参数决定了在没有主服务器的情况下,从服务器继续权威提供域名数据的时长。为确保系统在主服务器停机数天的情况下仍能正常运行,该参数应设置得较长,建议为 1 - 2 个月。
SOA 记录中的最小参数设置了缓存的否定答案的生存时间。肯定答案(即实际记录)的默认生存时间由区域文件顶部的 $TTL 指令指定。经验显示,$TTL 的值可设置为几小时到几天,最小参数设置为 1 小时到几小时。BIND 会默默丢弃大于 3 小时的最小参数值。
$TTL、过期和最小参数最终会促使所有使用 DNS 的用户丢弃旧数据。最初的 DNS 设计假设主机数据相对稳定且变化不频繁,但 DHCP、移动主机和互联网的爆炸式发展改变了这一规则,名称服务器正努力应对动态更新和增量区域传输机制。
2. DNS 资源记录类型
2.1 NS 记录
NS(名称服务器)记录用于标识区域的权威服务器(包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999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