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电池辐射损伤与III - V族化合物半导体电池特性解析
1. 硅太阳能电池输出预测与辐射影响
在实际任务中,预测硅太阳能电池输出随时间的变化是一个直接但繁琐的过程。具体步骤如下:
1. 参数测量 :测量不同电子和质子能量下,电池的各种参数,如短路电流(Isc)、开路电压(Voc)和最大功率(Pm)随粒子注量的变化。
2. 等效注量转换 :将电子数据转换为1 MeV等效注量,质子数据转换为10 MeV等效注量。
3. 查阅手册确定总注量 :参考辐射损伤手册中的表格,确定总注量,进而得出电池输出降至预定水平所需的轨道时间。
研究分析表明,当硅电池受到约3×10¹⁴/cm²的1 MeV电子注量时,其输出会下降约25%。在地球同步轨道(GEO)任务中,这种程度的降解通常需要约七年时间。然而,太阳耀斑事件的发生会显著改变计算得出的降解率,目前尚无可靠的预测技术能考虑到太阳耀斑的影响。有些单次耀斑事件在短短几小时内就能导致3 - 5%的功率损失,而有些则不会造成明显的降解。
2. III - V族化合物半导体太阳能电池
虽然实验室中硅太阳能电池在单太阳AM0条件下的效率高达18%,但要实现更高的效率,需要使用具有比硅的1.1 eV更高能带隙的替代材料。III - V族半导体材料在微电子应用中的外延沉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能带隙工程”成为可能。现在可以生长出多种二元、三元和四元化合物,让电池设计者能够选择材料的能带隙和晶格常数。这些材料可以针对AM0光谱进行优化,制成单结或多结电池。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87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